必須得要4萬噸以上。
前蘇聯的軍工為什么那么牛,能夠造出安-225這樣子全球最大的飛機,就因為人家有7.5萬噸模鍛壓機。
空客為什么能夠和米國的波音飛機在民用航空飛機領域進行競爭?
因為高盧國有6.5萬噸模鍛壓機。
那么米國呢?
米國要差了點,可人家有兩臺4.5噸的模鍛壓機。
4萬噸以上的模鍛壓機,現在華國還沒有這玩意。
想要用這個進行加工大型鍛造零件,得要去國外,而且還得要排隊,加工的價格也很感人。
反正就各種耽誤事,肯定沒有自己有要安逸。
韓松林有些愣神,他倒是想起來了這個被稱為大國重器的模鍛壓機!
叫溫悅收集了一下資料,然后很無奈的是,華國現在最大的模鍛壓機是在西南鋁廠的3萬噸模鍛壓機。
八萬噸,全球最強鍛壓機此時華國還沒有造出來!
韓松林倒是關注過八萬噸模鍛壓機的消息,因為這是位于旌城的華國二重建造的。
所以關注了一下,知道八萬噸模鍛壓機從2003年開始考察論證,用了五年的時間才決定要在華國二重來造,再用了五年時間將其給造了出來。
中間花費了十年時間。
等十年?
韓松林表示自己可真的等不了。
星海集團下屬公司之中也有一家鍛造廠,只不過福星鍛造主要鍛造的就是汽車零部件。
韓松林手指敲擊著桌面,想要造大飛機,那么就必須得要有大型鍛壓機。
而且四萬噸的都不行,得要六萬噸以上才行!
好多事情,現在想來都有著關聯的。
運10為什么會只飛了170個小時之后就停留在了地面,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華國沒有加工大型機身大梁所必須的大型鍛壓機。
勉強用其他設備搞出來的大梁,根本就不能夠滿足大飛機的性能指標。
在之后,運20,C919相繼的出現,不得不說,和華國在重型裝備上面的突破有著很大關系。
大型鍛壓機必須得要有,而且還得要盡快的有!
韓松林讓溫悅去收集資料,現在北俄的7.5萬噸鍛壓機是哪個廠造的。
現在才2001年,一切都還很有機會的嘛。
然后一查,北俄的7.5萬噸模鍛壓機和高盧6.5噸模鍛壓機都是烏國新克拉馬托重型機器廠(網上找不到這家廠的資料,應該破產或者被兼并了。)生產的!
這家廠早就隨著前蘇聯的破滅而消失在歷史之中很多年時間。
也是,這種機械重工業廠,如果沒有國家支持的話,很難存活。
本來韓松林看到這廠子在烏國,還高興了一下,再一看,廠子都不存在了,瞬間如同吃了一只蒼蠅一般的難受。
那么,就只能夠說自己搞?
韓松林給陳宇打電話,用的也是衛星電話,只不過并不是北斗的,而是其他衛星電話公司的。
全球范圍內,還有兩家衛星電話公司。
對韓松林突然打來電話,陳宇稍稍意外了一下。
韓松林直接叫陳宇想辦法在烏國找到之前大型鍛壓機的設計和建設資料,然后給弄回國。
能否找到,韓松林先不抱太大的期望。
即使找到了,烏國現在也沒有建造大型鍛造機的能力,還得要靠華國自己才行。
在筆記本上面寫下華國二重的名字,韓松林用筆給敲擊了兩下,像是下定了某種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