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時候,星海西飛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胖妞的國產化上面。
至于說其他的,倒是真的不重要。
然后西飛整體的合并到星海西飛,民用支線客機的事情就被又提了出來。
星海西飛在2002年3月份的時候,向星海集團總部提交上來了一份研究新型民用支線客機的申請。
至于說星海西飛為什么立項一個研究項目需要向星海集團進行申請?
很簡單的事情,因為星海西飛看似龐大,可在資金上面卻是一直由星海集團給支撐著。
不給集團打報告,那里來的研發資金啊!
韓松林對星海西飛想要立項研發支線小客機的事情,心里面最開始下意識的是拒絕的。
這小客機有什么子意思嘛,要搞就搞干線客機啊!
最少也要那種中型支線客機,載百來號乘客那種。
星海西飛的新舟研發團隊,最開始希望的就是在新舟60的基礎上面進行改進性研發,造出來一個新舟600出來。
新舟60的問題太多,那么自然得要改進才行。
可事情在韓松林這里就變了。
直接問能不能研發中型支線客機!
這個問題,實在的不好進行回答。
因為新舟研發團隊還真的研發不出來。
星海西飛上研發項目有兩種情況可以上,一種就是市場前景特別好,二種國家需要。
無論那種,只要研發成功那研發團隊都能夠獲得大筆的獎金。
而且還能夠拿到產品銷售利潤分成,雖然只有百分三的利潤分成,而且還就只有三年時間。
可這對于研發團隊來說,也是很好的事情啊!
最終星海西飛立項了新舟700的小型支線客機項目,這次的研發難度相當的大。
因為得要完成的重新來開發一款新機型,不再說在運7的基礎上面改了。
運7本身底子就已經老了,很多的設計可以說已經落后于時代。
而且運7自身自重大,結構壽命短的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
屬于根本的設計問題,除非推倒重新做,不然問題永遠都解決不了。
至于說推倒重做?
這不就是重新研發一款飛機嘛。
什么都自己從頭來進行研發,時間和人員都好說,只不過經費可就得要很多才行。
而且還不能夠保證說研發出來的飛機能行。
新舟700是一架載客人數60-80的飛機,包括兩名飛行員和兩個空乘。
配一個空乘的話,也可以。
這種小飛機,本來就應該盡量的降低運營成本。
發動機采用的渦漿發動機,是福星動力生產一款渦漿發動機。
福星動力這幾年也并非說就吃干飯的,對從烏國獲得的發動機資料進行整理消化。
拿出一款新舟700的渦漿發動機,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畢竟福星動力內也有著大量東歐那邊過來的發動機設計研發人員。
采用渦漿發動機的新舟700飛機,注定是不能夠飛得太快的,時速也就六百多公里,再快的話就不行了。
倒是大函道渦扇發動機適合時速400-1000的飛機,客機和運輸機基本上都采用大函道渦扇發動機。
當然了,渦漿發動機的飛機飛行速度不太快的樣子,可在效率上面來講,渦漿發動機要比渦扇發動機強。
所以,渦漿發動機比渦扇發動機省油!
這種小型民用客運飛機很適合渦漿發動機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