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新舟700從立項研發到現在,滿打滿算也才三年時間罷了。
如果是其他企業,總局就認為肯定在瞎整,是在搞浮夸風。
可星海西飛嘛,這必須得要慎重對待一下。
說星海西飛代表著華國航空工業最高水平,這點肯定沒有人會反對。
星海西飛可是連載重150噸的大型運輸機都能夠造的航空制造企業。
北俄和烏國曾經也有這個能力,只不過現在嘛,到底有沒有,誰也不知道。
因為兩國說要合作重啟安-124的制造,可也就停留在口頭上面。
重啟了,也沒有人買啊!
星海西飛的星飛150,現在除了軍方買了幾架之外,其余的全部都交付給福滿多集團的。
軍方雖然說訂購了幾架,可根本就不急著要星海西飛交付。
畢竟現在也沒有什么要運的。
真的要急著用飛機,可以讓福滿多集團幫忙。
這叫國防的軍民共建。
韓松林在今年的大會上面,就提交了一份建議報告,在報告當中,韓松林提出,民營企業也是國家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韓松林在知道新舟700正在申請適航證的時候,卻是在考慮起來另外一個事情。
新舟700的銷售問題。
早先的時候,已經就定下了新舟700的一個銷售策略,立足國內以及開拓第三世界國家。
新舟700在飛行速度上面來說,相比起噴氣式飛機肯定要慢上不少,可新舟700也有著優勢,那就是運營成本低。
運營成本低,意味著票價就能夠降低。
以低票價來吸引人,這點應該沒有任何的問題。
想要給賣到第三世界國家,由星海西飛來銷售,這難度有些小大啊!
新舟700在第三世界國家有沒有應用前景?
前景大得很。
比如說非洲,就他們那陸路交通環境,說實話,走一趟那真的就是一場修行。
新舟700對機場的要求,比較低的。
星海西飛現在即使轉做民用航空飛機,可骨子里面還是帶著軍工企業的基因。
新舟700在測試的時候,有試過在土路上面進行降落和起飛,情況還可以。
只不過這種測試沒進行幾次就沒試驗了。
沒有必要,畢竟新舟700是一架民航客機,誰有病才在土路上面起飛和降落。
機場怎么的也是有跑道的。
新舟700畢竟不是噴氣式飛機,降落的時候速度相對要慢些。
自然的,對跑道的要求就不會那么的高。
對機場要求不高,那么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機場上順利的起飛和降落自然沒有問題。
韓松林按了下座機上面的對講鍵:“新舟700現在預訂數是多少?”
“老板,我查下,馬上回你!”
很快溫悅就進來了,稍顯猶豫了一下,有些不知道應該怎么來說。
“老板,新舟700就只要一家航空公司預訂了兩架。”
“蜀川航空?”
“對!”
韓松林不由笑了一下,預訂一架怕不好意思嗎?
兩架!
對于新舟700遇冷,韓松林之前的時候已經預期到了。
新飛機嘛,不被市場信任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