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舟C190客機,并不是星飛工業生產的最大客機。星飛工業生產的最大客機還有星空555,這是由星飛150改裝而來的超大型客機。
設有555個座位,反正在運載能力上面,屬實的驚人。
可星空555在生產了兩架之后,就直接給停了下來。
實在因為這飛機并沒有什么市場。
現在的航空市場,并不需要這種超大型客機,需要的是新舟C190這種客機。
還好,星空555并非是從頭研制的一種機型。
即使停產了,星飛工業也能夠接受。
現在星空555客機依舊在運營,只不過是虧損運營。
每運營一天,就虧一天的錢。
飛雀航空已經想要將星空555給停掉了,然后將飛機重新的改裝成為貨機來使用。
新舟C190成功取得適航證,并且第一架飛機將會在七月的時候交付,迅速的成為了華國媒體的頭版新聞。
坐著國產飛機去旅行,這將不會再是夢!
說起來,之前的時候,星飛工業也推出了新舟700和新舟900客機,可因為都是支線飛機的緣故,乘坐的人并不算太多。
主要運營的航司也是專注于支線市場的飛雀航空。
而新舟C190就不同了,干線飛機呢!
新舟C190在試飛之后,就受到了極其大的關注。
國內的幾家航司都向星飛工業下了意向合同。
星飛工業的飛機,再怎么說,也比波音和空客在價格上面要低上很多。
這對于航司來講,價格低也就意味著降低運營成本。
即使新舟C190不能夠取得米國和歐洲的適航證也沒有關系。
就在國內飛,也能夠大賺而特賺。
韓松林打量著眼前的新舟C190,這架飛機百分之九十的零部件都國產的。
發動機采用福星航空動力研發的動-10渦扇發動機,自重3.93噸,最大推力15噸。
動-10發動機配上新舟C190,在推力上面是有著比較大的結余的。
新舟C190載重能夠達到36.6噸。
也就是說,新舟底部的貨倉可以裝上不少的貨物。
航空貨運是各大航司賺錢的一個很大的收入來源。
光靠搭載乘客,真的不行。
眼前這家飛機,是試驗機,交付給航司的飛機正在生產線上面進行生產呢。
此時星飛工業在大規模生產上面,還沒有完全的理順。
所以生產速度上面,稍稍的慢了一些。
“新舟C190,我們是能夠實現國產化率百分之一百的,只不過沒有必要如此的做。因為有些零件,我們自己做的話,在價格上面要比購買的要高上不少。所以,就在國外進行采購。”
韓松林:“那就想辦法將制造的成本降下來啊!”
孫志行苦笑道:“老板,想要降低成本,這是一件很系統的事情。不是說,想要降下來就能夠降下來的。”
影響生產不僅僅只有一個因素,是多個因素的集合。
歸根結底,還是技術不夠。
而技術這個東西吧,真的一環扣著一環。
道理,韓松林還是懂的,所以也沒有說強行的讓星飛工業一定得要實現百分百的國產化。
韓松林有些擔心說,要是華國什么東西都自己造了,那其他國家應該怎么混呢?
到時候,會不會又是發生一場因為貿易順差而發生的戰爭呢?
所以,拿著錢去國外買買買,也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