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想法一經出現,林墨心中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再次看待整件事情的時候,和剛才已經完全不同了。
歷史上的朱高煦是造反失敗了,但人家不是笨蛋,怎么可能如此疏忽,犯下這么嚴重的錯誤?
這么一想,事情就清楚了,漢王應該是被人陷害的!
而這個人,很可能就是太子!
自始至終,南山堂都只是棋子而已,可憐的人們造了一輩子反,連自己的為誰賣命都沒搞清楚,就這樣稀里糊涂地成為人家政治斗爭的炮灰。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太子忠厚老實,仁義無雙,暗地里卻一樣心狠手辣,最是無情帝王家,面對至高無上的皇權,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就算是親兄弟,只要跟我最對,一樣讓你死的很慘。
可是,此事畢竟是太子一手策劃,如果事后被朱棣知道了真相,會怎么想?
為了皇位,不惜密謀親手殺害自己的兄弟,這樣的人,能夠繼承大統嗎?
不過又如何,到時候漢王已經沒了,不讓我繼承大統,難道還有別人……
突然,林墨機靈一下站起身來,一拳砸在桌子上,脫口而出:“我怎么把他給忘了!”
“誰?”秦羽嚇了一跳,什么玩意啊一驚一乍的。
林墨沒有回答,而是再次陷入沉思。
除了太子和漢王,別忘了,他們還有個弟弟,趙王朱高燧!
靖難之役中,朱高燧殺敵有功,于永樂二年四月被冊封為趙王,藩邸為彰德府。因為朱棣、太子朱高熾都在南京,就任命朱高燧據守北京,負責北京城的一切政務。
時間久了,朱高燧恃寵,時常做出不法之事,又曾和漢王朱高煦合謀奪嫡,并誣陷太子朱高熾,于是太子宮僚多得罪,朱棣得知其不法之事,大怒,立刻誅殺他的長史顧晟,同時褫奪朱高燧的冠服,幸得太子朱高熾求情才得免,但是據守北京的職權被免了,從此就藩彰德府,這才逐漸淡出眾人的視線。
林墨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太子本來是正統的儲君,出此下策陷害漢王總感覺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二,有著很多的不合理,如果這個人是朱高燧呢?
先是借太子的手扳倒漢王,然后再放出漢王是被冤枉的口風,把太子推進火坑里,最后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這樣一來,整件事情的不合理之處就都變得合理了!
可是,證據呢?
就算推測再合理,沒有證據仍舊無濟于事!
林墨拿出紙筆,開始記錄,證件事情其實是可以拆分開的。
首先是鄧敏貞和南山堂的關系,南山堂那些人蟄伏已久,是鄧敏貞的案子將這些人推倒風口浪尖。
接下來是關于南山堂和漢王的關系,根據自己了解的情況,南山堂確實和漢王府有些聯系,但是,建文帝是不是真的在漢王府,這一點現在還不能確認。
林墨將人物關系畫出來,然后在兩個節點畫上圈,一個圈是鄧敏貞,另一個圈是錦衣衛指揮室紀綱。
是這兩個關鍵人物將南山堂和漢王府連在一起,如果這兩個人的情報是假的,所有事情就可以分割開了,南山堂依然是那個潛伏已久但是沒有行動的靖難遺孤,漢王府和建文帝是否勾結在一起還未可知,鄧敏貞和他的同伙是完全獨立的一個事件。
葉紅梅說過,她自小便在北京長大,不認識鄧敏貞,以她在南山堂的地位,如果鄧敏貞真的和南山堂勾結,她不可能一點都不知情。
那就是說,鄧敏貞以及他的同伙不是南山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