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也很清楚,這個辦法好是好,可是,風險太大了。
這里面的門道他最清楚不過,因為他自己就是干這個的,還成功了!
可是,他考慮的問題角度不同,這些年來,奴兒干都司和交趾布政使司的一直問題不斷,朝廷勞心費力,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緩解。
交趾那邊一直是反叛不斷,朝廷花費大量國力兩征安南,到頭來卻是民心不穩,大小叛亂迭出不窮,每次派兵鎮壓的時候,你去了能解決問題,一撤回來馬上又開始搞事情,擾不勝擾。
特別是現在大明準備遷都,以后的主要精力會放在漠北,交趾便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
朱棣很清楚自己已經老了,不知道還能活幾年,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不在了,這些叛亂只會愈演愈烈,太子又是個仁慈之君,為了與民更始,恢復國力,說不定會直接放棄。
如果現在把趙王派過去,讓他駐守交趾,朝廷便可以省下大量的財力物力來維持交趾的穩定,后果就是趙王擁兵自重,威脅朝廷,但是,想辦法把他限制住不就行了嗎?
奴兒干都司也是一樣,近年來,遼東以北的建州三衛愈發不停使喚,甚至開始肆意擴張,這可不是個好的信號,漢王多次跟隨自己親征漠北,對當地的局勢很是清楚,如果派去努爾干城,可保邊疆穩固,大明的疆土甚至會繼續向北擴張。
事情不是不能干,而是需要制定一個萬全之策,既讓兩人去鎮守邊疆,又防止他們實力起來后擁兵造反,這才是關鍵!
“你是太子,將來是天下之主,大家都說你是仁君,但是你要記住,作為君主,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民生,天下穩定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想要穩定,邊疆問題就至關重要,我覺得讓老二老三去奴兒干都司和交趾布政使司這個提議可行,至于細節如何把握,你要好好考慮!”
朱高熾愣住了,說道:“爹,我就是擔心老二老三不利于天下穩定,所以才準備回絕的。”
“不對,”朱棣緩緩搖了搖頭,說道,“你不能老想著出了事怎么辦,要看到事情好的一面,老二老三打仗沒問題,你要想著,怎么讓他們倆心甘情愿為你戍守邊關,成為大明堅實的屏障,這件事若辦成了,我大明至少百年無憂!”
“可是……”朱高熾臉色十分為難,說道,“不好辦啊……”
“你以為當皇帝那么容易?”朱棣臉色變得有些不悅,說道,“什么事都給你辦好了,要你是干什么吃的?”
“兒臣……兒臣明白了!”
朱棣又倒了杯酒,說道:“等遷都之后,我再給你打一仗,把北邊的土地給你打下來,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我老頭子這一輩子戎馬天下,征戰四方,只希望九泉之下見到你爺爺的時候,不要劈頭蓋臉就是罵,也要考慮一下我的貢獻不是?”
朱高熾說道:“爹,你把大明的疆土擴張了近一半,古往今來,有幾個帝王能做到?你是個好皇帝,就不要妄自菲薄了!”
朱棣搖搖頭,臉色十分惆悵,緩緩說道:“就算我把整個西洋都打下來又如何?史書上是不會記載我是順位繼承的,造反這個帽子我是摘不掉了,只希望你們爭點氣,到時候不要讓人戳脊梁骨。”
朱高熾也是無奈,只得勸說道:“爹,天下早已穩定,百姓歸心,你就不要胡思亂想了,”
“咱們爺倆之間廢話就不說了,關于老二老三的所作所為,其實我也有所耳聞,但是我一直沒有好主意,現在瞻基這個建議不錯,你回去之后好好想想,如果能把這件事辦好,是你,是瞻基,也是后世子孫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