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迪尼?”
“那個傳說中的魔術師?”
在美利堅,胡迪尼同樣也是大名鼎鼎。
因此在聽到史派克道出他的名字,bsi眾人臉上的表情立馬變得詫異了起來。
菲爾探員低頭看了一眼木盒里的蠟燭,忍不住問道:“所以,這支蠟燭能做什么,還是說它是某種魔術道具。”
作為世界上最有名的魔術師,人們普遍對于哈利·胡迪尼的印象就在于其神乎其神的魔術之上。
“很遺憾,它并沒有這種效果。”
面對菲爾探員的好奇,史派克輕輕搖了搖頭,同時伸手將木盒里的蠟燭拿出放在了茶幾上。
“那它能做什么?”
挑眉掃過桌上的蠟燭,阿曼達不由問道。
“通靈。”
對此,史派克勾動嘴角道。
“通靈!”
聽到史派克所給出的回答,探員周忍不住看向他手中的蠟燭,冷著臉說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哈利·胡迪尼生前最討厭的就是靈媒,甚至到現在為止還依舊流傳著,胡迪尼的死是因為通靈界下毒的傳聞。”
哈利·胡迪尼生前一直和靈媒不對付,專業訓練讓他能夠揭發連科學家和學者都無法識破的詐術。同時,胡迪尼本身又是科學美利堅人委員會的成員,該會提供現金大獎給能夠成功展示超自然能力的靈媒,然而,因為胡迪尼的貢獻,該獎從沒有被領走過。
胡迪尼一身都在致力于和靈媒相斗爭,他甚至還曾在記者和警察的陪伴下,喬裝混入降靈會現場揭發的靈媒的通靈儀式。
這些舉動讓胡迪尼在當時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通靈克星,但同時也使其喪失了與推理小說家柯南·道爾的友誼。
這位《福爾摩斯探案集》的創作者,開創了偵探小說歷史“黃金時代”不朽經典的作家,本人卻是一位對靈性主義深信不疑的存在。
兩人因為在通靈一事上的態度,成為了公開的對立者,甚至胡迪尼的傳記中提到柯南道爾1924年11月寫了一封信,宣稱胡迪尼“將罪有應得,很快就會遭到報應”。
而就在收到這封信的兩年之后,哈利·胡迪尼在53歲生日前去世。
“歷史之所以被稱之為歷史,就是因為它永遠都存在于他人口中。”
“胡迪尼本人或者一生都在質疑靈媒的力量,但這并不代表他所留下的東西就不能作為通靈的物品。”
“例如眼下的這支蠟燭,為了證明靈媒的虛假,胡迪尼在臨死前,曾和老婆貝絲·胡迪尼約定死后如果可能的話,會從另一個世界和她聯系并且傳達一則先前溝通過的密語,以示證明。接下來的十年當中,每年萬圣節前夕,貝絲都會舉行一個降靈會來測試這個約定,直到最終其妻子放棄了這種看似徒勞無功的約定。”
“而這一支就是在著十年間,一直放在胡迪尼照片旁自他死后就保持燃燒的那支蠟燭,在不斷的通靈儀式加持之下,使得這一支蠟燭沾染上了強大的靈力,任何人只要點燃蠟燭就能夠通過它和靈界產生溝通。”
“一個至死都不相信靈媒力量的魔術師,死后留下的蠟燭卻有著強大的通靈力量。”
聽到史派克對于蠟燭的介紹,安琪拉忍不住喃喃了一句。
“所以,這一支蠟燭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另一邊,聽完蠟燭背后的歷史淵源,菲爾探員卻是一臉迫不及待的詢問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