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膠囊里的惠子同學!”
“出現在時間膠囊里的女尸,堀川高中來自二十年后的……”
“京都市,堀川高中在平成二年畢業生同學會現場,將二十年前所埋下的時間膠囊挖出,而在時間膠囊中,發現了一具穿著校服干癟的女尸,根據現場參加同學會同學的描述,從時間膠囊里挖出的女尸很有可能就是他們二十年的同學之一,渡邊惠子,而根據現場不少來同學會同學的說法,在參加同學會幾天前,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曾經接到過疑似渡邊惠子所打來的電話……”
“……對于堀川高中所發生的案件,京都警視廳并沒有給出任何的說法,而就在時間膠囊里的惠子被挖出幾天之后,堀川高中開始頻繁的發生死亡案件,這些死亡的高中生死時的模樣和惠子如出一轍,也是干癟好像死去很久的感覺,同時……”
京都,公寓家中。
將撰寫的新聞報道放到網絡上,高山記者臉上閃過一抹遲疑之色。
他清楚,一旦自己這么做,就沒有任何在反悔的可能性。
但是,想到自己為了完成這一篇報道所花費的精力,高山的大腦一熱就將這一篇文章發到了網絡之上。
而隨著文章的上傳,坐在電腦前的高山記者也好似耗盡了全身力氣一般的癱軟下來。
現在,他已經沒有任何回頭的可能性的。
在高山的目光注視之下,文章出現在網絡之上。
起初,這一篇關于“時間膠囊里的惠子同學!”的稿子。
在網絡上的反響平平,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
然而,不知為何,漸漸的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這一篇不起眼的文章。
他們點開標題,首先看到的就是高山費勁千辛萬苦,從一個當時參加同學會的人手上所買下的一張拍攝到時間膠囊惠子的模糊照片。
也正是因為這張照片的存在,才堅定了高山記者采訪調查堀川高中事件的決心。
而隨著時間膠囊惠子照片所引發的關注,網絡上對于文章討論的熱度也越來越高。
甚至,不少自稱堀川高中的學生也在網絡上發表了看法,從側面證明了文章內容的真實性。
就這樣,在高山激動的目光注視之下。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文章的點閱越來越高,內容被轉發出去。
原本被壓下的關于堀川高中的報道,開始逐漸成為網絡上關注的熱點,并且這種情況很快的就從網絡朝著現實產生影響。
那些看到了文章的人,開始往堀川高中涌去。
而他們的這些舉動,又從某方面牽動了更多的注意力,形成了某種莫名的熱潮。
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文化特征,日本人對于風潮或者集體有著超乎想象的信任,一旦某件事或物成為風氣,那么不管真相與否,民眾都將會盲目的跟隨,因為比起專家,大家更相信群眾。
當然,堀川高中風氣形成的背后,并非簡單的高山的一篇文章就能夠做到的。
事實上,如果仔細思考的話,單憑高山一個人,沒有任何的名氣支撐之下,在網絡上發布一篇文章,引起如此之大的影響,本事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這背后,當然存在著幕后推手。
……
“應該差不多了……”
圣瑪利諾,看著系統畫面中,堀川高中前聚集的大量民眾,趙原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