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杰接著說道:“德哥,就以我們的應用寶為例,如果我們能夠比用戶提前知道他需要哪一款APP或者哪一款軟件,再直接推送給他,你覺得會怎么樣?”
“這怎么可能?”林有德大吃一驚,問道:“我們怎么才能知道用戶需要哪一款軟件?除非用戶通過搜索引擎搜索過,但是這些信息的機密都在佰度的手中,我們想購買都不太可能,即使可以,成本也會非常的高。”
“佰度的確可能知道用戶的需求,但實際上也很難做到非常準確。”周宇杰笑了笑說道:“我說的方法,不需要通過任何外來軟件。德哥,技術上,我們可以實現在用戶安裝的時候就掃描用戶手機內的所有軟件,對嗎?”
林有德點點頭,說:“當然。”
應用寶是APP下載商店,自然得先了解手機內部安裝了多少軟件,這是最基本的需求。
周宇杰再問道:“那我們能不能獲得更詳細的數據,比如每個用戶使用每一款軟件的時間呢?”
“時間?”林有德愣了下,不過還是說道:“技術上也是可以的。”
“好。”周宇杰點點頭,說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佛門的千人千面?”
林有德皺了皺眉頭,搖頭道:“沒聽過,看字面意思,是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
“你也可以這么理解。”周宇杰笑道:“對于個人來說,字面意思是無數性格,可對于大數據來說,這是不是代表著,這【千】字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是真正的數據呢?”
林有德明白了過來,問:“周總的意思是,我們將我們的用戶進行分類?”
周宇杰點頭道:“對,最簡單的概念就是,比如說兩款游戲,用戶的重合度為60%,那么就是,各有40%的用戶只有其中一款軟件,而我們根據這個數據,就可以直接向這80%的用戶推送這兩款軟件,你覺得用戶的下載概率會不會提高一點?”
林有德點點頭,表示認同。
周宇杰接著說道:“這只是最基本的用法,如果我們深入研究下去,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時間來進一步分類,但每個用戶的手機上也有數十款APP,我們獲得數據后,該怎么分類,這些就需要你們來研究了。”
林有德皺著眉頭,說道:“周總,按照這套邏輯,想得出最后的算法可是非常復雜的,而且可能永遠沒有完全成功的一天。”
“我從來就沒指望你們成功過,哪怕你們利用這個理論的基本邏輯,將用戶簡單的分為幾類,我覺得對用戶體驗來說,都是質的飛越。”周宇杰笑著說道:“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以后公司人多了,我們再考慮全力研發這套算法的問題。”
大數據推薦,實際上永遠也沒有完全100%成功的一天,即使是后世深耕此領域的字節,也做不到這一點。
但有與無這套邏輯,就是天與地的區別,使用初步的算法,推薦效率大漲,用戶滿意,必然會引起公司流量的飛躍,隨后公司強大了,才有能力進一步優化這套大數據推薦的算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后世的字節,就是通過這套理論開起了今日頭條的崛起之路,相比來說,新聞擁有更復雜的分類,而APP則簡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