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用戶的時間以及培養用戶習慣。
當用戶下載今日頭條之后,注冊的方法很簡單,以手機號碼為賬號,密碼可以自己設置,也可以直接短信登錄,鎖定IP后,未來只要打開今日頭條,就可以直接進入自己的賬號。
同時,因為這個時代安卓系統剛剛成立不久,在國內更是缺乏系統性的維護,任何APP都可以輕松獲得手機內部的大量信息,包括通訊錄名單及通話記錄,用戶的隱私在這個時代基本上不存在,直到13,14年之后,手機硬件市場趨于穩定,硬件廠商們開始布局系統安全及優化,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當然,在這之后,很多軟件仗著自己的“壟斷”地位,強行要求獲得用戶的通訊錄等權限,用戶不給就沒法使用,這一點,硬件廠商也沒辦法。
今日頭條進一步獲得通訊錄的信息,其實也是為了將來自家的大數據推薦能夠擁有更多的分析數據,同時,對于趣信的推廣也有著很好的效果。
而作為一款社交軟件,趣信在初期的推廣是最難的,即使給天量的資源,用戶下載后,發現里面沒有任何好友,還需要通過通訊錄信息,一個一個的發短信去邀請好友下載,這就基本上斷絕了99.9%的互聯網用戶,下載了,也會被刪掉。
不過,作為經過移動互聯網爆炸的時代的周宇杰,自然很是清楚用戶的需求,或者說,是人類的需求----交新的朋友。
QQ在90年代末剛剛上線之時,使用的人也是寥寥無幾,據說小馬哥還親自在屏幕后方伴女生來吸引男性用戶,雖然這個新聞可能是假的,但初期的QQ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也是滿足了人們在互聯網上獵奇的心理。
原先歷史上的微信也是一樣,不管是從手機通訊錄獲得好友信息還是從QQ方面的引流,都沒有給微信帶來質的改變,因為同樣的熟人社交(2010年QQ熟人陌生人都做),QQ已經做到了極致,用戶為什么要用其他的軟件?
直到微信開發出了搜索附近的人、漂流瓶以及搖一搖功能,才給微信帶來了巨大的流量,讓人們習慣了這款軟件的存在,再慢慢的成為了主流。
趣信的推廣,其實就是當初進階版的微信模式,打出的廣告名義就是搜尋附近的人。
智能手機的出現和普及,讓各大軟件公司能夠清楚的知曉用戶的具體位置成為了可能,對于社交軟件來說,可以自然的通過位置,為用戶搜索年齡相當的潛在網友,因為這種更容易產生結果,產生新的線下互動。
于是,趣信的社交之旅,從拉動人性的最根本的需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