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的時機,是什么時候?”鐘光偉問道,其他幾人也很好奇。
周宇杰笑了笑說:“很快就到了,幾個月前,QQ郵箱推出了一款活動,叫做漂流瓶,你們應該都知道吧?”
“漂流瓶?聽說過。”林有德與其他幾人點頭說道。
今年9月,藤迅推出一款QQ郵箱內置的小型游戲,叫做漂流瓶,這是一款邏輯結構非常簡單的游戲,用戶將“信息”裝入瓶子,然后隨機扔掉,再由系統隨機分配,由其他用戶撿取,每名用戶每天能夠獲得固定次數撿瓶子的機會,撿到的瓶子可以選擇扔掉,也可以選擇回復。
這種簡單的應用,卻給QQ郵箱帶來了巨大的用戶量,三天的時間,用戶量破百萬,一個月時間,用戶量高達千萬,雖然其本身有QQ流量的輔助,但大量的用戶花費了不少時間在漂流瓶上,就已經是這個應用的成功。
漂流瓶這個功能從立項到面世,中間花費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而提出這個創意的,正是“微信之父”張曉龍。
周宇杰說道:“我打算在趣信上,也做漂流瓶,你們覺得有沒有什么難度?”
下面幾人相互對視了眼,鐘光偉說道:“周總,漂流瓶本身的技術并不高明,QQ郵箱推出這個業務之后,其他網易、163、新浪郵箱也都跟著推出自己的漂流瓶業務,只不過都沒有什么效果。”
“那是當然,QQ郵箱的體量本身就是最大,它第一步推出了漂流瓶,獲得了市場,有了先發者優勢,其他的人當然不可能有什么機會。”周宇杰笑著說道:“不過,郵箱行業的競爭,說到底,還是在電腦端的市場,而在手機端,并沒有哪家公司推出漂流瓶這樣的業務吧?”
“應該沒有。”林有德深思片刻后說道。
“漂流瓶在QQ郵箱上的成功,說明這種業務很合用戶的胃口,而且目前手機其實更貼近用戶,我們的趣信也需要漂流瓶這樣的一個業務。”周宇杰笑著說道。
漂流瓶為什么能夠獲得成功?通俗來講,漂流瓶功能滿足了上至內心空虛的都市白領,下至中二滿滿學生黨宣泄情緒的需求,并且依托于海量的用戶群體,也使得扔出去的漂流瓶總有被撈起的一天,不至于出現對空氣喊話的尷尬。而完全匿名則讓用戶能夠放下偽裝,展現真實的自己。
本質上來說,這還是一種類似與“陌生人”交友的模式,漂流瓶的本質其實就是隨機發送信息給陌生人,以求獲得回音,這一點與趣信目前的發展方向很是接近。
但不同的是,漂流瓶的本質就是更隨意,更無所謂,用戶們在使用趣信時,雖然也是廣撒網捕魚,但對獲得回饋的期望值還是比較高的;而漂流瓶則是完全看運氣,能夠獲得回饋則更好,沒有也無所謂。
而“附近的人”則是更有目的性,兩者結合,有著很強的互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