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初期,門戶網站剛剛出現的前幾年,互聯網處于單向信息傳輸模式,也就是網站將信息傳輸給用戶,而用戶們也只是被動接受。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用戶評論的出現,將門戶網站推向了第二階段的信息傳輸,即網站可以獲得用戶的評價,用戶與用戶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
而隨著網民數量的增多,網民閱歷的提高,對很多用戶來說,各種精彩風云的評論,比起新聞本身更好看,很多人看新聞只是一目十行的掃過,但對于下方的評論,就十分認真的觀看,偶爾還會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評論的廣泛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門戶網站的用戶粘性,但也提高了門戶網站的門檻,新的網站即使與大站新聞一模一樣,但沒有足夠流量的情況下,評論方面根本就比不了,這會形成質的差距,用戶也會離開,形成發展方面的惡性循環。
而這實際上也是一種社交模式的體現,而互聯網的核心,其實就是社交與共享。
今日頭條目前也被這個問題所困擾,即使采用大數據推薦技術,用戶們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新聞類別,但缺乏足夠評論的情況下,對比其他巨頭,還是有一定的劣勢。
周宇杰接著說道:“我們的新聞并非自己所做,而是抓取的網上的熱搜排行以及訪問量大的新聞,那么同樣的技術之下,我們能不能抓取別人的評論呢?”
“抓取評論?”林有德聽到之后,沉思片刻,說道:“這倒是個非常好的主意,我們只需要抓取那些精彩評論,再復制到我們的新聞里,我們的用戶自然也會跟著評論,雖然所抓取的評論沒辦法回復,但只要帶來了熱度,那么各方的評論就會越來越多,最終一定會帶來更高的日活。”
“誰說沒辦法回復?”周宇杰笑呵呵的說道:“你以為,我組織那么多大學生是干什么用的?他們可不只是水軍的作用。”
林有德問:“讓大學生來回復?”
“不只是回復,他們也可以直接參與評論來增加熱度。”周宇杰笑著說道:“我們的新聞,本身就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一般的大學生也都有自己的手機,我們可以設置一個薪酬計算方式,這些人的評論,只要能夠帶來大量的回復、評論,那么就可以獲得獎金。
這樣一來,他們空閑的時間都可以利用起來,而且閑余時間,我們也不需要支付太多的費用,比起招聘正式的編輯,恐怕百分之一的成本都不需要。”
大學生么,能夠在看新聞消磨時間的時候,評論評論,就可以賺點小錢,雖然這錢會非常的低,可能一周下來也只是一頓早飯收入,但肯定會有很多人很樂意參與此事,畢竟數萬的大學生,總會有人愿意嘗試的。而對于頭條來說,這是最低成本的“特邀用戶”。
“這倒真是個好方法,周總您的布局可真深遠,大學生這個群體如果利用的好,在我們任何軟件發展的初期,都可以發揮非常好的效果。”林有德不由的開心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