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到了7月,也是水果盛產的時節。
拼多多再一次進行了強力度的營銷,不但補貼足夠,還在連尚共享WiFi之上,打起了推送窗口的廣告。
連尚共享WiFi,正是頭條單獨的子公司,只不過這家公司的部門總部與頭條不在一起,加上一直以來比較低調,不接受融資,因此并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
但好的產品,是不需要太多的宣傳的,特別是那些能夠解決用戶痛點的問題。
而昂貴的流量價格,幾乎是全國所有手機用戶最頭條的地方,超出流量套餐的,1兆10元,一個視頻就幾百塊,這種情況,誰受得了?
連各大視頻APP,都設定了手機在流量狀態下,如果要播放視頻,那么必須獲得用戶的授權,一般的手機,也都會有針對每款APP的流量限制功能,應用寶正是靠這個在初期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優勢。
而連尚共享WiFi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的痛點,至少在不少商業地區,人們可以鏈接附近的WiFi。
同時,為了保證這種商業模式不被WiFi主投訴,共享WiFi的程序都是以WiFi主優先,對使用共享WiFi的人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刷新聞、社交聊天、購物的時候都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但如果下載視頻或者在線觀看,除非WiFi強度非常高,要不然都會有一定的延遲。
而如果所在的區域有數個WiFi,那么連尚會有一套邏輯來控制入口的流量,形成一個平衡,保證對所有人形成一個平衡。
抓住了用戶需求,加上在推廣的初期,今日頭條進行了適當的引流,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連尚共享WiFi的裝機量高達2億,在整個國內APP下載排行榜上,足以排到前十。
只不過連尚共享WiFi的裝機量雖然高,但基本上沒有日活,為了用戶體驗,連尚共享WiFi所有的操作都是自動設定,除非用戶專門進來修改連接賬戶或者關閉APP。
這也是連尚共享WiFi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在連尚出現之后,市面上也出現了不少競爭對手,但這些公司存在的目的都是為了商業化,因此,為了增加日活從而獲得融資與業績,他們不得不想辦法引導用戶進入APP,這自然引起來用戶的反感。
于是,用戶用腳投票,連尚成為了共享WiFi領域的壟斷者,但與其他人猜測的不一樣,連尚基本上不推送任何廣告,一些風投發現連尚連對外的廣告業務部門就只有一人,還從來不從事這方面的業務。
但現在,連尚共享WiFi居然開始給另外一家小的購物平臺進行推廣,大量裝有連尚共享APP的手機,都開始向用戶推廣拼多多,而推廣的內容,自然是優質的低價大批量團購。
如果有心人能夠注意一下,就能發現,拼多多所引導的水果,對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大概率用戶收到的團購推送,都是他們自己喜歡的水果,甚至拼多多還根據地區來進行推送,保證了水果發貨地與用戶的距離并不是很遠。
以趣信提供的用戶對水果的喜歡類型為核心,拼多多開始了一次大幅度的推廣。
趣信之上,本身水果森林的活躍用戶數量就高達數千萬,再加上一些不活躍但偶爾用過的用戶,數量足以破億。
隨著連尚的推送加上用戶代為宣傳的策略,到了2014年7月,拼多多的用戶量突破2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