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拼多多的物流遭到了三通一達的刁難,但無論是阿里還是其他人,都低估了當價美物廉的商品出現在用戶眼前時,人們對其的需求量會有多高。
今日頭條、內涵段子、趣信三大流量引擎聯手給拼多多提供流量,由今日頭條、搜狗輸入法等大數據提供用戶需求及喜好,拼多多將人們可能需求的商品推送給用戶。
在天天物流與拼多多全面合作之后,加上今日頭條通過地理位置進行定向引流,大大降低了拼多多對于遠程物流的需求,三通一達的刁難對拼多多的影響力降到了最低。
而阿里在知道天天快遞與頭條的合作后,立刻下了封殺令,整個阿里系的物流都不會交給天天快遞。
張繼勝自然不把這個封殺令當回事,當初天天快遞也想加入菜鳥物流,但因為各種原因被拒絕,在引入頭條資本之前,接到的淘寶訂單也非常少,大部分都是本地業務團隊慢慢開發的單獨商家。
而現在拼多多每天的交易次數高達200萬次,也就是說,一天至少有200萬快遞,雖說這些快遞不可能被天天全部吃下,但即使能夠拿下一半,也足以讓天天快遞吃的滿嘴肥油,更不要說現在的拼多多還只是開始,未來的成就誰也不知道。
說不定就能超過淘寶呢?那天天快遞就足以堪比順豐了,反正是夢想,想想也不虧。
隨著拼多多的快速發展,電商下游的快遞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行業開始了新的變局。
而就在所有人將目光關注到快遞業及電商行業時,快遞末端的最終配送,出現了一個新的商家,那就是小區快遞柜。
自半年前開始,上滬、燕京、深海、杭洲市的不少知名小區的物業經理開始收到一家名叫豐巢科技有限公司的拜訪,一番了解之后,才知道原來他們想在自己小區內安裝快遞柜。
物業只需要劃撥一塊十幾平米的公共地方,然后豐巢提供快遞柜,電線方面也是豐巢負責,未來的電費,則是物業公司代為收取。
不少物業經理知曉情況后發現,這種商業模式對自己來說沒有任何壞處,反正小區內空曠的地方也不少,租給他們就是了,至于電,就更簡單了,接個線就行,自己收費還能更貴一點,小賺一筆,加上煙酒的功勞,不少物業公司爽快的答應了下來,并簽了合同。
而這合同,時效為15年,具有排他性,一旦小區簽字了,那么除非豐巢提前違約,要不然小區不得引入其他快遞柜。
就在同時,豐巢的采購團隊也前往蘇南地區的一些工廠,快速定制了上千個大小不一的快遞柜。
而程序部門,也在規定時間內開發出了對應的程序,這個程序并不是APP,而是嵌入在趣信內部。
任何用戶的快遞商品只要進了豐巢快遞柜,那么趣信就會收到信息,上面有取款碼,但用戶也可以不用在意,到了快遞柜前,只需要用趣信的掃一掃,就可以直接打開快遞柜。
到了12月初,上千快遞柜開始陸陸續續的進入了各個小區內部。
天天快遞是第一個使用快遞柜的團隊,快遞員將快遞放入快遞柜后,有時間的可以打個電話給用戶,沒時間也不需要,因為用戶的趣信以及手機都會收到這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