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杰點頭說道:“那是當然,現如今環境污染嚴重,汽車作為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未來必然需要一場大的變革,我相信電動新能源汽車,一定會成為未來人類出行的趨勢,甚至如果電池技術有了質的突破,那么卡車也一樣會換上純電。”
記者接著問道:“可是,現在網絡上有很多人認為電動車的電也是需要火力來發電,而火力一樣會污染空氣,對于這一點,您怎么看?”
周宇杰答道:“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從能量來源來看,電力主要還是來自于火力發電,追究到最后,電動車一樣會污染大氣,這一點我同意,但我的觀點一樣正確。
第一就是,人類所謂的保護地球,其實追根究底還是保護自己,保護一個能夠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而地球不需要任何保護,大氣溫度即使上升十度,地球一樣會活的很好,整個生態鏈一樣會適應,所以從保護人類的角度來看,我們更需要以新能源車來取代傳統汽車。
因為我們大部分都是居住在城市,大量的汽車也住在城市,傳統發動機的不完全燃燒以及汽油中的一些危害元素會非常靠近大部分人,這很容易產生癌癥、畸形胎兒、各種其他疾病,而如果采用電動車,即使還是會污染大氣,但發電廠遠離人群,而且面積足夠大,可以布置各種環保設備。
而從能源角度來說,發電機的效率遠高于汽油發動機,電力傳輸損耗也不大,可能還不如汽油的運輸。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普及電動車,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可是,電動車現如今還有很多問題,冬天電池電量不足、熱空調太耗電、電池本身污染大、容易發生火災,這些問題周總怎么看?”另外一名記者接著問道。
周宇杰笑道:“新技術出現時,肯定會有很多問題,但不能因為有問題就不研發投入了,100多年前汽車剛剛出現的時候,無論是價格還是速度都不如馬車,當時的英國放棄了研發,而德國一直沒有放棄,現在德英兩國在汽車市場上的情況,就不用我說了吧?”
又有人問道:“周總,頭條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準備只做無人駕駛軟件,還是未來會準備造車?”
聽完這名記者的回答后,現場所有人豎起耳朵。
頭條自從幾個月前,注冊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之后,就引發了資本市場以及媒體方面的關注。
而最近從頭條的招聘信息以及投資來看,目前的頭條顯然只是在布局無人駕駛方面,似乎并沒有做整車的打算。
但未來怎么樣,誰也不知道,包括頭條的一些核心高層,他們也想知道頭條在未來的布局,畢竟,如果真的造車,那么頭條的資源將會大力投入這個行業,這必然會引起整個公司層面的重大戰略轉移,對任何高層來說,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而其他在場的官員,則是想知道,如果周宇杰準備造車,那么能否將主機廠放在合肥,畢竟,現在的合肥市在工業領域擁有了大量的家電大型工廠,但汽車行業,卻非常少,特別是沒有一家大型的主機廠。
周宇杰笑了笑說道:“目前的頭條,專心于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至于未來造不造車,還得再根據未來的市場情況來決定。”
似乎回答了一句,但似乎又沒有回答。這倒不是周宇杰敷衍,而是未來的計劃,現在的確很難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