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德問道:“秦工,這些車的速度是多少?”
“30碼?”秦工解釋道:“因為技術的不成熟,我們現在的每輛車都是由人隨時觀察的,如果發生異常就會立刻停車,而如果速度太快,觀察人員可能會來不及止住汽車。”
“這些車的能源是電池嗎?”周宇杰問道。
“對,是電池。”秦工解釋道:“內部電池的布局模仿的是特斯拉,不過在電池算法方面我們相差的很遠,同樣的電池,我們的最大航程只有特斯拉的一半,不過我們不需要真正的上路,這些電量倒也足夠了,電腦程序中有自己充電的功能,這些車一旦快沒電了,就會自己回到充電處自己充電。”
“這倒有點像智能掃地機器人了。”周宇杰笑著說道。
秦工也說道:“其實,以我們的技術儲備,只要再磨煉一段時間,將這個技術用在智能掃地機器人上面,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這個以后再說吧。”周宇杰不在意的笑了笑。
為了自動駕駛這個項目,頭條投入了大量資源,光是對人才的招聘就是從全球挖人,特別是特斯拉,幾乎華裔工程師都被聯系過,愿意回國的,都是送錢送房子,秦工也是其中之一。
大量的資源、資金投入,讓自動駕駛的這個項目發展也非常迅速,一種技術所誕生的衍生產品有時候也會是一個廣闊的市場,智能家居其實也是一種,不過暫時倒不用著急。
當周宇杰一行人進入整個試驗場所后,所有的汽車速度立刻下降到了10碼,這也是為了安全考慮。
走到近頭,周宇杰才能看到每輛汽車之上的攝像頭,個頭不大,但對準了四面八方。
秦工一邊帶著眾人參觀場地,一邊介紹道:“目前,通過嘀嘀車主日常的視頻,加上最基本的駕駛邏輯,我們編寫的初級算法已經錄入了所有的汽車,而汽車同時還有另外一套系統,就是由激光以及微波、超聲波傳感器所組成的防碰撞系統。
現在已經進入了第三期的測試階段,等到了第十期結束,我們就可以準備申請進行路測了。”
“第十期是什么?”林有德問道。
秦工說道:“在我們場所之內,以100碼的速度行駛,至少有100萬公里的行程,而且如果發生大事故,還需要延期。”
“100萬公里?”秦工說道:“對,我們現在在自己的場地里,怎么折騰都行,但如果想申請路試,大量的數據是前期的必須準備,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的車上不能上路的,到時候,要么我們造車,要么我們與某一家汽車公司合作,這樣才能夠正常的進行路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