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周宇杰心中一動,在今年,共享單車將會第一次進入民眾的視野。
在一定程度上,共享單車也會是支付體系的一小環,不過周宇杰并沒有直接投資的打算。
第一是因為這個市場只能維持幾年,到了未來還是會陷入萎縮,以經濟的發展速度,在未來的短期出行,選擇網約車的可能性會更大,除非去目的地的距離非常近,近到那種走路也可以到達的程度。
第二則是共享單車屬于重資產運營投資,這一點與網約車不一樣。
網約車公司只需要構建一個平臺,優化算法,而其他汽車、人工、汽車維護都不屬于平臺。但共享單車需要租賃大量的黃金位置、購買自行車、人工成本、自行車的維護等等等等,這些需要的投入需要以億美元為單位。
而更重要的是,這個行業幾乎沒有競爭壁壘,任何玩家都可以參加,到了最后,就會變成永無止境的燒錢大戰。后世的ofo,最后破產的根本原因就是燒錢燒到后面出現的大問題。
朱嘯虎說道:“其實也是上滬市的一家新公司叫做ofo,而且也是大學生創業,他們搞了一個共享自行車的項目。
創始人的名字叫做戴維,是燕京大學的學生,在去年就開始在學校內部進行共享自行車的項目,到了現在,已經進駐了上滬市的數所大學。
盈利模式也很清晰,學生將自行車拿出來進行共享,然后ofo平臺進行運營,由其他學生進行租賃,隨后租金這一塊,平臺與學生進行平分。
這一塊的利潤其實不高,不過想租車是要支付穩定的租金的,現在幾所學校里市場成型,很多人交了租金后也沒有退,這就導致了ofo平臺上有了數百萬的沉淀資金,這筆資金就是吃利息,一個月也有上萬。
如果這種模式到了學校之外,那么能夠聚集的沉淀資金,將會大的可怕,周總,您對商業模式的理解可是公認的第一,不知道怎么看這種共享單車業務?”
“在學校里行的通,不過在校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周宇杰點點頭說道:“名牌大學的大學生素質一般都很高,不會有惡意損壞甚至盜竊自行車的行為,但在社會上就完全不同了。
第二就是租金成本,在學校里自行車隨便放,不是問題,但在校外可不行。”
朱嘯虎說道:“損壞和盜竊我們也考慮過,我們可以加裝GPS,同時每輛車也會綁定之前使用的用戶,追溯方面應該不是問題,這樣做的成本會增加不少,但應該也能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至于場地,ofo采用的是隨機停放的模式,當其他用戶搜索的時候,就能搜索到附近最近一輛自行車的位置。”
“你這種模式,有沒有考慮到政府部門?到處都是亂放的自行車,時間長了肯定不是解決的方法。”周宇杰搖頭說道。
朱嘯虎說道:“對于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算法,來鎖定GPS所在的位置,如果在一些不方便的地方,那么會安排人去清理,而上一個使用者會受到短信提示,如果再有多次,就只能采取額外收費措施!”
“這樣倒可以,成本會高不少,但我還想問的是,ofo真正的優勢是什么?如果有其他人也一樣投資這個行業,那么燒起錢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