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看吧。”雷布斯笑了笑說道:“這種事情你們自己與拼多多談吧!”
大老板自然有大老板的氣節,大的戰略合作,親自下場自然不是問題,但如果連上對方平臺這種事情,都需要自己親自出馬,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而且雷布斯自己也知道,小米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供應鏈問題以及轉型所產生的經營問題,多引流宣傳能治標,能緩解一下小米的困境,但想真正解決問題,還是得治本。
……
時間很快就到了16年中旬,拼多多又一次迎來了第三次融資。
加上貸款,上一次拼多多一共獲得了接近百億人民幣的資金,但為了從淘寶獲得流量,拼多多的補貼只能用瘋狂來形容。不但快遞麻煩,很多用戶都可以免費或者極為低廉的價格,獲得各種各樣小型商品。
29元一臺的電風扇、39元一臺的電子秤、50-100元一個的電飯鍋或者電磁爐、199元的微波爐等等等等。
隨著用戶量的大幅度提高,拼多多顯然已經不滿足曾經的那些小商品,而是慢慢的向小電器產品市場發起了進攻。
當然,知名品牌的電器是不會放在拼多多上出售的,因為這些品牌需要維護自己全國“統一”的價格,特別是在網上的價格,絕對不能比實體店低太多,要不然,很容易會引起經銷商的反撲。
拼多多容許參與電器銷售的商戶,背后基本上都是一些知名品牌的代工廠,除了沒有品牌,質量方面絕對沒話說。
而拼多多的團購模式,能夠給予這些代工廠巨大的訂單量,自然也能壓低價格,加上拼多多的補貼,小電器市場一炮而紅。
這代價就是百億資金在半年內急劇消耗,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就必須再一次融資。
雖說知道拼多多快沒錢了,但愿意來投資的風投,排隊的長度能堪比南京路步行街,實在是因為現在的拼多多太香了。
因為短短的半年的時間,拼多多的注冊用戶量達到兩億了,正式超過了京東,成為了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
當然,這只是自吹自擂,京東可從來不承認這個論點,因為這只是從用戶數量上來看,而其他方面,如營業額、利潤、日交易金額及數量方面,京東可是完爆拼多多。
不過無論是市場還是風投都沒有在乎后面的幾樣,他們現在只在乎用戶量這三個關鍵字。
京東的利潤高又如何?你都已經運營十幾年了,基本上已經到了發展的極限了,即使未來可以再提高,但天花板已經成型了。
而拼多多不一樣,成立至今還不到兩年,目前各方面數據還在快速增長中,雖說沒有盈利,但風投從來不希望自己投資的公司過早的盈利,因為他們投的是未來,而只要增速夠快、未來潛力夠大,那么這樣的公司,就是他們最佳的投資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