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的第一款車,并不打算走高端路線,續航不會很高,不過我會在順帶投資充電基建領域,來彌補這一塊的不足。”周宇杰點點頭說道。
光束,就是周宇杰為自己電動車起的品牌名稱,這個品牌在后世為長城集團與寶馬集團的一個合資項目,只不過后世成績勉強一般,但周宇杰卻挺喜歡這個名字,電動車的加速正好很快,適合“光速”這兩個字。
“這倒是可以,也只有你財大氣粗才可以這么玩,我當初也打算成立充電站,可是這消耗的資金太多了,實在是受不了。”王傳副搖頭無奈說道。
充電樁本身的成本或許還不算太高,主要是基建這一塊太費錢了,充電站不可能建在太偏僻的地方,而且面積不能小,因為汽車同時充電需要大量的空間,光是買地就是一大筆費用,再加上電網鋪設、人工成本等等因素,對于資金量不足的車企來說,根本不太可能將規模建的太大。
周宇杰笑道:“充電樁越多,其實也不光對我自己有利,整個電動車行業都會有很大的好處。”
“這倒也是,不過我比亞迪可能就沒那么沾光了。”王傳副笑著說道:“有一點我不太明白,不管是特斯拉或者蔚來,在初期都是走高檔路線,這種創業路線是對的,當人們慢慢接受新車時,再慢慢的進行降價,然后開始大規模普及。
要知道,品牌向下滲透比較容易,但反過來向上,可是非常難的。”
周宇杰搖頭說道:“我對光束的要求,并不是需要它成為市民高檔品牌,專心做最貼近用戶需求的產品,才是最實際的,再一個,我并沒有蔚來或者特斯拉在初期的問題。”
王傳副笑道:“這倒也是,聽說光束準備興建一座年產能12萬輛車的生產基地了,這投入可比一些老牌汽車廠商還要激進。”
光束汽車在設計的同時,整個生產基地也在籌備之中,目前上滬、合肥、燕京、金陵等城市都在意圖承接這個項目,具體在哪建廠,目前還沒有定下來,在一線城市人工成本太高,在其他城市的話,有可能會面臨人才難招聘的情況,這一點,還需要看各地政府的支持力度,雖說不缺錢,但該有的好處還是不會放棄的。
而像光束這種新公司,連團隊還沒有建設起來就開始建生產基地的,可是非常罕見的,要知道,就算是大眾豐田這類傳統廠商進軍新能源,一般也都是利用已有的生產線來進行代工,等產品成熟且被市場接受后,才會單獨建廠。
周宇杰說道:“時間對我來說更重要,一點損失的風險還是能承受的。”
即使虧了,也就幾百億人民幣左右,這點錢還是虧得起的,未來頭條旗下各產業上市,自己能夠套現海量的資金,這些資金放在金融領域不過就是一筆數字而已,投資到科技或者實業才是價值。
王傳副笑道:“這倒也是,你們光束可是在拼命挖人,我旗下不少人才可都被你們挖走了。”
“這也很正常,人才流動而已,這是小事。”周宇杰說道:“王總,這次來比亞迪,我希望我們之間能夠達成一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