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么一說,倒是有點道理了。”周宇杰笑了笑,不過很快又否定道:“但我不認同這種商業模式。”
李繼文來了興趣,問道:“周總,您不看好社區團購嗎?”
周宇杰說道:“社區團購有兩種,一種是針對商業的團購模式,比如直接打通飯店與批發市場,據我所知,很多小夫妻飯店的老板都是凌晨兩點就起床去十幾公里之外的批發市場去進貨,白天還要正常營業,非常的辛苦。
如果能夠在平臺上讓飯店老板前一天點單,而第二天早上,批發市場準備好貨物直接由專業的人送到飯店,類似于外賣小哥,一個人可以負責很多飯店,那么這種商業模式,我覺得很好,對批發市場、運貨人以及買家都是三贏。
但如果直接打通小販與小區住戶,我認為不行?”
李繼文有些不太理解的問道:“這是為什么?從邏輯上來說,不是一樣的嗎?”
周宇杰點頭說道:“一樣的確是一樣,但關鍵是這種商業模式的后續是什么?一旦互聯網公司壟斷了市場,那么處于本能,就會提價,那么到了最后,所謂的三方盈利,不過就是一個笑話罷了。”
李繼文問道:“如果提價的話,消費者可以不買啊,他們可以再自己去商家那購買啊?商家覺得貴也可以不加入啊。”
周宇杰笑了笑說道:“李先生,你想的太簡單了,當這種商業模式成型之后,一般人是沒的選擇的。
就像外賣市場,商家覺得平臺抽成貴了就能不做嗎?你要知道消費者的習慣已經被養成了,消費這個端口的流量就被平臺控制,不加入那就是沒有流量,因為很多消費者習慣了外賣,就不會再去飯店吃堂食。
而消費者這邊,因為已經養成了習慣,即使嫌貴不用了,可能也不會再自己前去購買,頂多會消費少一點而已,甚至也有可能形成了習慣,被漲價了也被動接受。”
李繼文接著說道:“周總,雖說這樣不太好,但平臺總是要盈利的。”
“對,可問題就是這種盈利是無止境、無管控的。”周宇杰說道:“如果只是適當的漲價,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消費者想當懶人肯定要付出代價,但問題就是平臺一般是不會滿足的,他們會將價格一步一步的提高,來試探消費者的底線。
而當價格提高到消費者忍耐極限的時候,他們不敢再漲價的時候,就會想出另外一種模式,那就是京東模式!”
“京東?”李繼文愣了下,馬蕓與馬化藤倒是沒有任何變化,下方一陣騷動之中,不少人將目光投向了劉強東。
不過劉強東本人倒是沒有太在意,京東其實也一直在準備布局社區團購這一塊,與周宇杰所說的商業模式也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