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歐美圣誕節以及新年假期剛過,美國高盛銀行突然調低了針對于Facebook的估值,從A++級別一次性下降到A級,投資建議從買入到適量持有。
“適量持有”的意義,就是建議一些在某一個股票中投資占身價太多的人,應該考慮拋售一部分,來降低風險,這個建議只比賣出高出一級。
高盛評論一出,Facebook估價大跌,當天收盤時估價一共跌去7.4%,市值損失約為500億美元。
高盛沒有直接說出看空的原因,而Facebook也沒有正面就此事做出回應,這種默契更近一步引起市場觀望。
直到三天后,市場上才傳來一份靠譜的解釋,原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紅利的結束,Facebook的用戶增長數已經到達了極致,連同谷歌也是如此,整個2018年,兩大美國網絡巨頭一個核心的業務就是在貧困地區想方設法增加網絡服務。
一方面,他們與最廉價的手機硬件公司合作,向貧困地區推送價值幾十美元的手機,并向他們輸出手機能夠帶來更高的價值。
另一方面,就是想方設法利用衛星、熱氣球來進行區域性的網絡服務。
但模式都失敗了,雖然增加一些用戶,但普及率還是太低了,這些地方最需要的顯然是面包,而不是手機!
至于網絡服務,理論上倒是沒問題,但基數太低導致成本太高,形成不了自我運營,兩大公司反而投入了幾十億美金。
不過這點虧損對于Facebook與谷歌來說,只是九牛一毛,而且谷歌的股票可沒有什么影響,Facebook股價暴跌自然還有其他因素,那就是用戶時間的降低。
歐美的網名沒事干就刷Facebook,因為可以看到朋友動態以及聊天,再無聊就刷一刷油管或者玩玩游戲,但最近,一家名叫TikTok的新APP異軍崛起,大量的用戶開始沉迷其中。
無數內容的短視頻可比聊天有意思多了,這兩者并不相互影響,但聊天只需要那一會碼字時間,其他時間都可以看短視頻。
2018年,Facebook的人均用戶時間漲幅開始低于去年同期,迪但這并沒有引起高層關注,直到第四季度更是出現了負增長,才發現,原來用戶們都去刷短視頻了。
高盛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于是提前做空,然后發布了消息,狠賺了一小筆。
Facebook的高層并沒有在意高盛的行為,因為他們也知道,這群華爾街資本本身就如同非洲的鬣狗,隨時都可能咬你一口。
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應對短視頻領域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