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劉和小王也沒想到陳耕居然答應了,兩人楞了一下,才重重的、使勁的點頭,然后小心翼翼的試探道:“那……您看下周一行嗎?下周一晚上。”
“下周一?”陳耕想了想,下周一自己似乎沒什么大事,遂點點頭:“成啊,沒問題,那就這么說定了。”
大劉和小王頓時喜形于色。
陳耕隨口又問道:“怎么樣?你們在這兒工作覺得累不累?影不影響學習?”
“不累!”
“一點不影響,就是洗個車,而且一個小時4美元呢,這樣的好工作上哪兒找去?”
在意識到陳耕并不像自己見過的那些大人物一樣高高在上、傲氣沖天之后,大劉和小王在松了一口氣之余,終于不那么緊張了。
但陳耕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四美元?”
美國政府規定,勞動人員的最低時薪是4美元,也就是說,除了那些黑工廠之外,一家企業能夠給工人開的最低工資就是每小時4美元了,以每周工作5天、每月再多加2天來算,一個那最低月薪的工人的薪水是702美元,換算成年薪大約是8400美元多一點——是有點低,但也就能理解為什么美國人的平均年薪是9000多不到一萬美元了不是?總要有個比較低的值才能被拉高平均值。
但陳耕這里又有些不太一樣,為了照顧自己的同胞,他特意做出了一條規定:任何一個來做兼職的學生,只要有學生證來證明自己是學生,就可以拿到5美元的兼職時薪。
之所以會有這么一條規定,還是為了照顧自己的同胞——只給華夏赴美留學的留學生提供這樣的兼職時薪肯定不行,很容易被心里不滿的老美以歧視為由給告上法庭,但如果大家的兼職時薪都是這樣,那就沒問題了,誰也說不出什么來。
“是啊,4美元,完全是按照美國政府的規定給的,”大劉連連點頭,一副無比知足的樣子:“在這里打工,我一個月能賺差不多400美元呢。”
大劉確實很知足。
在國內,即便是一名有著10年工齡的老工人師傅,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才30多塊錢而已,以官方匯率來算,也才十幾美元,而自己現在一個月就能賺到400多美元,除了自己生活必須的開支之外,自己每個月還能攢下差不多300美元。
300美元啊,幾乎相當于一個工人三年的工資……如果是以黑市的兌換比例來算,那就更夸張了……相比于以前那些出國后為了生活甚至不得不刷盤子刷到后半夜、一個月還掙不到100美元的同胞,自己還有什么不知足的?
大劉很開心,陳耕的眉頭卻是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他扭頭看向約書亞。
雖然陳耕的目光并不如何嚴厲,但約書亞卻頓時一個哆嗦!
他已經快哭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明明是每小時5美元的,怎么老板的這兩個同胞就只拿了四美元一小時?
他剛要說話,卻不防陳耕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隨即又笑瞇瞇的對大劉和小王說道:“從這個星期開始,已經是每小時五美元了啊,你們的小組長沒跟你們說?”
“有這事?”大劉一臉的迷茫。
“沒有啊。”小王同樣一臉的迷茫。
不過迷茫的同時,兩人心里更多的還是欣喜:既然承恩說是5美元一小時,那就絕對是五美元一小時,沒跑了!
想到今后自己每個月能多賺差不多100美元,兩人心里頭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