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充足的信心和飽滿的熱情建設偉大的四個現代化!》
這是刊登在《光明報》頭版的評論員文章,雖然不是頭版頭條,但既然能被刊登在頭版,已經足以證明這篇文章在官方的分量了,文章中引述了陳耕在與全國計算機行業從業人員的座談會上提到的四個自信,指出“我們對自己的文明有自信,對自己選擇的制度有自信,對自己選擇的制度有自信,對自己選擇的理論有自信”。
這就算是對陳耕的“官方認證”了,可惜,陳耕并沒有看到這篇文章,這會兒的他正在接待慈云貴教授和王永民教授,是的,昨天的座談會結束之后,兩位教授分別帶著上級領導的最新指示來找陳耕了。
“真的可以賣給我?”慈云貴教授帶來的信息,讓陳耕大為驚訝。
“嗯,不過有幾個條件。”在說這話的時候,慈云貴教授有些臉紅。
陳耕倒是不覺得意外,此前他認為華夏方面大概率的不會同意,現在這么快給出了肯定的答復,這其實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了,陳耕點頭道:“您說。”
確定陳耕似乎沒有生氣的意思,慈教授定了定心:“是這樣,這臺計算機還沒有研制成功,所以您可能需要再等個兩年。”
“我當是什么呢,”陳耕笑了,我能不知道銀河—1型巨型機是1983年完成的?點頭道:“等是可以等,但你們預計什么時候能研制成功?不可能讓我一直等下去吧?”
慈云貴教授早就想過陳耕可能會問這個問題了,聞言,他立刻說道:“84年,最多不超過84年三月份,您覺得怎么樣?”
“可以,”陳耕想了想,終于點頭:“只要價格合適,可以,沒問題,還有呢?”
“還有就是……”聽到陳耕這話,慈云貴的臉上忽然不好意思起來:“還有就是需要您預付一部分定金。”
預付定金的建議是昨天大座談會結束后,大家在一起討論這件事的時候,騫賢富同志提出來的,他提出預付定金的理由也很簡單:首先,在巨型機這一塊,都是訂單式生產,所以慣例都是預付一部分定金;其次,有了這一部分定金,我們就可以為國家節省一部分研發經費,把這筆錢用在其他正在進行進行的、卻缺乏經費的科研項目當中去。
對于第一個理由,大家并不是很以為然,但第二個理由卻一下子說服了大家:如果能為國家節省一部分研發經費,那當然是最好的。
但說歸說,大家其實并不是非常看好上面會同意陳耕的請求,對于華夏而言,這款巨型機不但是華夏第一臺向量浮點運算速度達到一億次每秒的巨型機,更是國之重器好不好?如果就這么輕松的把這臺巨型機賣給了陳耕,美國人很容易根據咱們這臺極其的性能判斷出咱們國家的科研實力和在計算機領域的整體水平的。
但這話很快就被人嗤之以鼻:“咱們國家的實力怎么樣,你當人家外國人不清楚?西方為什么對咱們禁售億次級的巨型機?還不就是因為咱們沒有?;咱們為什么要研制這個巨型機?還不就是為了打破西方的封鎖?”
這話說的好有道理,眾人皆是無言以對。
確實,西方世界是不知道咱們華夏的計算機的研發整體水平到底如何,可既然咱們連最高浮點運算速度在每秒鐘一億次的巨型機都言之不出來,西方自然就給咱們劃出來一條線:華夏在計算機的水平就到這兒了。
領導們也有這樣的擔心,可聽了慈云貴等人的分析之后,領導們頓時也覺得這個封鎖特別沒意思,最終,這件事就算是這么定了下來。
陳耕可不知道這其中居然還有這么多的內情,不過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會在意,點點頭道:“定金?可以,沒問題,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