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很開心的對我說,這個飛機拆解廠可以成為華夏航空工業的‘黃埔軍校’,但是貴方呢?現在單單一個是否給予我的老板‘航空器材、技術、裝備的自營進出口權’都沒討論出結果來。”
航空工業部的幾位領導羞愧的滿臉通紅,在這件事上,自己這邊確實是很不妥,這沒什么好說的。
為首的領導剛要解釋,就見凱莉·希克斯又拿出一份文件:“這一份文件,是我們boss和荷蘭福克飛機制造公司簽訂的合作備忘錄。
我想在座的諸位先生們應該有聽說過荷蘭福克飛機制造公司的,這家公司是歐洲首屈一指的大型飛機制造企業,從五十年代末開始,荷蘭福克公司主打的F27和F28這兩款機型的銷量已經超過1000輛。
為了幫助貴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在聽說福克公司準備發展一型載客數量在96人至120人之前的大型飛機的消息后,boss親自去荷蘭與福克公司洽談,以注資為條件,希望福克公司將一部分生產任務交給貴國的航空制造企業……”
聽到這里,原本不認為這件事跟自己、跟哈飛有什么關系的王大志,忽然想到了某種可能,腦袋里頓時“嗡……”的一聲響。
作為哈飛的廠長,他當然知道福克飛機在世界航空工業當中的分量,如果說波音和麥道是世界民航工業的第一梯隊,洛克希德、圖波列夫設計局、伊留申設計局、雅科夫列夫設計局是第二梯隊,那么肖特、德·哈維蘭、福克、巴西航空工業、達索以及加拿大Canadair(此時的龐巴迪還沒有收購Canadair)就是妥妥的第三梯隊,而福克飛機在第三梯隊當中處于什么地位呢?
毫無疑問,僅次于可以制造洲際科技的德·哈維蘭,排名第二。
陳耕主動去拜訪福克,莫非是……
想到這種可能,王大志再也顧不得會談紀律了,他忙開口問道:“希克斯小姐,您的意思是……是……我們哈飛……”
“是的,”凱莉·希克斯心底暗贊王大志會捧哏,接著說道:“Boss的目的,就是讓冰城飛機制造廠來承接福克公司的新飛機的機身、機翼等部分機身組件的代工工作,等技術和工藝、管理方法等都成熟了,再陸續向國內的其他航空器生產企業擴散,最終的目標是用10到15年的時間掌握現代化的航空工業生產和管理方法、具備生產和組裝整機的能力,進而以授權的方式自主生產這款大型飛機。”
“……”
如果不是拼命的咬著舌尖,王大志和張英覺得自己已經要暈死過去了:天吶!陳耕竟然打算幫哈飛引進福克公司的新飛機?!
如果說此前王大志和張英還對與陳耕的合作隱隱的抱著排斥的態度,那么此刻,兩人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誰敢擋在老子的前面,老子第一個不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