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有沒有考慮過采用全新的機身,比如3+3座椅布局的?”
雖然F28采用了與麥道DC—9以及第二代的DC—9:MD—80一樣的3+2座椅的機身結構,但陳耕很清楚,3+3才是重量級干線飛機的主流,3+3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當需要增加載客量而加長機身的時候,增加同樣數量的載客量,采用3+3座椅布局的飛機所需要加長的機身長度,明顯比3+2座椅布局的飛機所需要加長的機身長度要短。
這也就意味著對機身強度的要求更低一些。
卻不料陳耕的話勾起了安東尼·福克肚子里的苦水,他苦笑一聲:“3+3的機身?我們當然想過,但是那是不可能的。”
“哦?”陳耕挑了挑眉毛,等著安東尼·福克的解釋。
既然大家馬上就是合作火把了,安東尼·福克也沒藏著掖著,坦率的對陳耕說道:“不是技術和研發實力方面的問題,對我們福克飛機而言,研發一款3+3座椅布局的機身完全沒有任何難度。
但您要知道,3+2我們還可以說是支線客機,可如果是3+3,那就妥妥的是中量級干線客機的標準了,您知道如果涉足這一市場,等待我們的將會是什么嗎?”
不等陳耕說話,安東尼·福克就是一聲苦笑:“甚至不等我們正式展開這個項目,福克飛機就將迎來波音、麥道乃至已經決定涉足這一市場的空中客車公司的打壓,您說,我們能怎么辦?”
“嘖……”
聽到安東尼·福克這么說,陳耕也是一陣無語,像是德·哈維蘭這樣的有一個五常之一的國家當后盾、能夠研制出“彗星”這種能夠執行跨大西洋航線飛行任務的企業尚且遭到了美國的打壓,福克這種背靠著荷蘭這種小國的航空器制造商,說他們是在大企業的夾縫中求生存、吃一點巨頭們不屑一顧的殘羹剩飯是真的一點都不夸張。
安東尼·福克倒是很灑脫,或者說他對福克公司的這種處境早就認命了,甚至覺得福克公司本就應該是這樣的。
“OK,既然是這樣的話,”望著安東尼·福克,陳耕說道:“我需要為亞洲市場定制一型F28。”
安東尼·福克眨了眨眼,他想到了些什么,卻又有些不敢置信。
“你們提供的資料上面聽到說在全經濟艙、高密度布局的情況下,全新一代的F28可以載客110人?”
“是……是的。”
已經預感到陳耕要說些什么的安東尼·福克,聲音有些發抖。
“我需要你們在研發的同時研發一款加長機身的大載客量的、航程必須達到3800公里以上的型號,比如叫F150?”
“咕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