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V的潛艇維護和技術支持設施建設項目被取消……的方式,讓整個事件就告一段落,華荷兩國也終于恢復了大使級外交關系和經貿往來。
說到這里,其實還有個很好玩的事,就是荷蘭的海象級潛艇的魚雷系統只能打西德的魚雷,而西德這個美國人的半殖民地在看到了華夏政府在這件事上半步不讓的強硬態度之后,拒絕出口魚雷給4V。
有艇無雷有個屁用啊,難不成養這么一個昂貴的玩意兒,就是為了在發現了大陸方面的潛艇、軍艦之后直接撞上去、和對方同歸于盡?
算上這兩艘還沒到港的潛艇,整個4V也不過只有4艘潛艇而已,其中現有的兩艘海獅級(美國食蚊魚II級)還是美國40年代設計生產的,只能打打直航魚雷,4V買荷蘭的海象級潛艇,就是看中了海象級潛艇上面的這套SUT重型線導魚雷系統,但西德不肯賣,怎么辦?
找來找去,還真就被4V找到了機會:印尼獲得了西德的授權,可以以許可證授權的方式生產SUT重型線導魚雷。
西德不賣,我可以找印尼去買啊。
想法是美好的,但我們可以想想以印尼的工業基礎生產出來的高精密魚雷是個什么樣子的,事實也確實“不負眾望”,在4V止嘔的歷次軍事演習中,印尼購買的印尼產SUT重型線導魚雷都表示“爺很嗨,想要放飛自我”,于是就放飛自我了——每次演習,這些印尼產的魚雷都會斷線,從不例外,已經成了4V每次演習的必修科目。
至于印尼,也沒好到哪里去,我方在得知4V從印尼獲得了SUT重型線導魚雷之后,立刻向西德施壓,西德隨即以得印尼非法將魚雷賣給4V(不管你非不非法,反正說你非法你就非法了)的理由取消了印尼的許可證資格。
從那之后的30多年里,4V海軍就再也沒有通過任何途徑獲得過魚雷,也不知道4V是如何對這批魚雷進行延壽的。
扯得有點遠了……
聽到陳耕的話,英格瑪·史波特諾的眉毛瞬間一挑:“費爾南德斯先生,您確定?”
“……”
陳耕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深深的打量了英格瑪·史波特諾一番。
英格瑪·史波特諾被陳耕看的渾身不自在,尤其是陳耕的目光,簡直就像是在看一個大傻子。
“如果我們的產品在荷蘭以及歐洲市場上的表現不錯,我們當然會推動本土化策略,但具體在哪個國家建廠,一個是要看投資環境,再一個還要看各國招商引資的條件……史波特諾先生,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英格瑪·史波特諾立刻明白了陳耕的意思:只要AMC的歐洲戰略順利推進,屆時為了降低成本,實行歐洲本土生產是一定的,但屆時這個工廠放在哪里,或者直白一點的說是否一定會放在荷蘭?先看看你們荷蘭能給出什么樣的優惠條件來再說。
你們荷蘭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有大量的失業人口,難道歐洲其他國家就沒有嗎?難道歐洲其他國家就不需要解決龐大的失業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