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強忍著激動,張峰試探著問道:“那恕我冒昧的問一句,AMC在歐洲市場的目標是……”
“十分之一,”陳耕豎起一根指頭:“我們要歐洲十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說完,陳耕不好意思的笑笑:“當然,這是我們的遠期目標,能不能實現這個其實還要看運氣……是不是有點太狂了?”
張峰只感覺自己的腦袋“嗡……”的一聲響。
坦率的說,他并不知道整個歐洲汽車市場的規模有多大,但他此前無意中看過一個數據,說截止1982年,美國的汽車市場規模是年銷新車550多萬輛、年銷二手車1200多萬輛,歐洲作為世界最大發達的地區之一,就算總規模以美國小點兒,那也得有差不多500萬輛吧?500萬輛地方十分之一,那就是……
50萬輛!
月銷差不多四萬輛!
算上其他的市場呢?
如果國內能夠抱緊陳耕這條大腿,一年能夠多賺多少錢?!
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張峰急忙搖頭,認真的道:“陳先生您這話說的,做企業的,如果連這點雄心壯志都沒有又怎么能把企業做大?嗯……我相信這一點不會太遠。”
“哈……那我借您吉言。”
……………………
張峰匯報上去的這件事,立刻得到了高層的高度重視,在對陳耕拿來的那份一輛車上所需全部零配件的清單進行了審核之后,大家驚訝的發現,除了前后的金屬保險杠、喇叭、電線等等技術含量和加工精度要求不那么高的零部件之外,還有一些零部件是我們努力一把也能做的出來的。
此外,像是座椅用的布套、牛皮、燈泡,這些咱們也能生產。
如果將我們現在能做的這些零部件歸為第一類的話,那么我們努力一把、半年乃至一年后能夠做的出來的零部件就可以劃歸為第二類,這些零部件有雨刮臂、雨刮片、收音機天線、隨車千斤頂、保險絲、繼電器……
這些都是我們國內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受限于生產制造能力,造出來的零部件和國際大廠有差距的,但如果給我們一定的時間來改進,再請陳耕派人來對咱們的廠家進行技術知道,是否可以生產出合格的、符合AMC要求的產品?
當然,陳耕不可能甩下原有的供應商,轉而全部采用咱們的東西,但哪怕咱們只能拿下其中的三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的份額,那又將會是多大的一塊肉?一年又將能夠為國家帶來多少外匯收入?
意識到這一點,哪怕是更高層的領導,也淡定不能了。
還是那句話,現在的華夏,窮啊。
雖然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初步建立了基本的工業門類,但隨著以計算機和半導體技術為代表的新興技術革命的興起,咱們眼看著又要被世界拉開差距。
拉開差距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落后;
落后意味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