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敢說批評,”陳耕笑著擺手道:“您要這么說,我以后可就不敢來了啊。”
眾人一陣哈哈大笑,心里已然明白陳耕不太喜歡被捧的這么高,既然陳耕不喜歡,大家也就默契的岔開了話題,邀請陳耕上車。
“你們也換這車了?”上車坐定,陳耕打趣道。
“這車坐著比轎車舒服多了,”王德光一揮手:“轎車那個東西,就是看著氣派,可要說舒服寬敞,還得是這車。”
“德光同志說的沒錯,”徐廣順勢把話接了過來,說道:“除了舒服,最重要的是這車空間大,可以做好幾個同志,大家去哪兒的時候正好路上開個會,太方便了。”
車上的其他同志紛紛點頭稱是。
大家乘坐的這輛車可不是國內領導們最喜歡的轎車,相反,這是一輛用AMCE2500加長版“大面包”車改裝而成的豪華版商務車。
美式面包車和日式面包車不同,雖然都是載客取向,但美式面包車基本的都是兩廂結構,這輛AMCE2500加長版也不例外,車身長度達到了6.5米,動力系統為最大功率262馬力的6.2升V8發動機,與之相匹配的是代表著這個時代最尖端工業技術水平的4AT自動變速箱。
這是一輛經過改裝的AMCE2500,改裝之前的基礎版最多可以容納15名乘客,座椅布局為2+3+3+3+4的五排座椅布局,經過改裝后座椅布局就變成了2+2+2+4,毫無疑問的,中間的那個“2+2”就變成了“皇帝位”,換上了不但可以360度旋轉、帶扶手、帶腿托、不但可以將座椅放平,并且集按摩以及通風加熱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豪華真皮座椅……這四個座椅可不便宜。
不過別說,在親自體會到了大空間所帶來的舒適之后,領導們出行、下去檢查工作的時候一般就不太喜歡空間憋屈的轎車了:這車多舒服啊,不但空間寬敞、不會覺得蜷的慌,還能和同志們就具體的工作安排進行交流。
最重要的是,陳耕在國內最喜歡的不就是這種車么,聽說這是美國最先進的移動辦公理念,咱們要追上世界潮流。
夸贊了一番AMC的車是如何如何的好之后,王德光順勢提起了津門的汽車工業:“陳先生,您覺得我們津門將汽車工業確定為本市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否可行?”
嗯?!
王德光一開口,陳耕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了:他希望自己將那20萬輛汽車的新增產能計劃放在津門。
也是,一個年產20萬輛汽車的工業基地,通過對上下游產業以及周邊服務行業的帶動作用,能夠給整個津門帶來多少稅收和就業機會?更別說按照這個時代的規則,津門要持有過半的股份,每年的分紅又是多少?從這個角度來說,津門市眼饞這個項目、想要說服自己將這個項目放在津門,簡直是必然的。
但將那20萬輛產能的汽車項目放在津門?
從一開始,陳耕就沒有這么想過。
至于原因么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津門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尷尬了。
從政治上來說,津門是我國的幾個直轄市之一,在華夏政治版圖當中的地位自不待言,但悲催的是,津門緊挨著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