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陳耕說要開發全新一代的車型,AMC汽車工程院的日常工作如責任、第一副院長戴維·萊布森激動的不行:“咱們也該為下一代車型進行準備了……boss,對于下一代的車型,您有什么想法?”
“下一代的車型先不說,”陳耕對戴維·萊布森說道:“戴維,我要求你把現有發動機重新調一遍。”
戴維·萊布森的表情頓時嚴肅了幾分,不知道從什么地方摸出來一個小本本和一支筆,一臉認真的道:“您說,調校的傾向和要求是什么?”
“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特性方面,動力偏向于前段,”陳耕說道:“有點類似于日系車的風格,讓駕駛者感覺車子前段動力比較充沛,反應更加靈敏一些,動力的調配也更加迅速一些,在日常的使用當中,盡可能的壓低轉速和提高變速箱的檔位以降低油耗。”
戴維·萊布森一邊認真的記錄著,一邊再次問道:“好的,還有呢?”
“還有就是除了進排氣可變氣門技術之外,可以將可變氣門升程技術適當的下放,另外對ECU發動機管理策略再重新進行一下調整,對噴油量、點火提前角再次進行優化,”陳耕說道:“我希望經過重新調校和部分技術的下放之后,我們的發動機,每百公里的油耗至少能夠節約1.5升。”
“每百公里節約1.5升汽油?”戴維·萊布森的一張臉頓時皺成了苦瓜。
按照美國現在的節油測試標準,百公里節省1.5升汽油并不是很難,畢竟基數那么高,都接近百公里20升了,而日系汽車的百公里油耗指標又在那里放著,可讓戴維·萊布森頭疼的是,美系汽車在節油方面費的心思真的沒辦法和東瀛相比,人家超級大國的底氣在哪兒擺著呢,哪怕是80年代石油危機的那些年,除非是窮的沒法了,否則老百姓也還是喜歡美式大車。
在陳耕常年的耳提面命之下,在美國四大汽車品牌當中,AMC的汽車已經算是比較省油的了,可與日系汽車品牌相比還是有差距,這個差距不是AMC的發動機調校工程師的能力不行,而是東瀛和美國兩個國家的國情造成的。
陳耕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說道:“我會讓咱們在東瀛的技術研究院那邊給予協助,必要的情況下,甚至可以讓咱們的東瀛工程技術人員來美國做技術支持。”
陳耕也不想這樣,可沒辦法啊,美國人似乎骨子里就沒有節油的基因。
“真的?”戴維·萊布森倒是大喜:“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