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常海洲去電李海,把53號艦的改裝情況匯報了一遍。
李海差點沒跳起來,說,“怎么最大排水量搞到四千余噸去了,分明是滿載排水量不過三千二百噸的老護衛艦啊。”
“這個情況怪我之前沒詳細說明,之前的確是只有三千二,后來不是加長了嘛,不過當時加長了之后發現,有些噸位用不上,就沒算在里面,艦體數據你是知道的。沒想到現在全都用上了。”常海洲解釋道。
李海驚訝極了,“搞半天,我這個艦長到現在才知道艦的真實排水量情況,匪夷所思啊老常。”
“當時都以為你下來鍍金幾個月就走了,沒想到留下來長干了。”常海洲不好意思地說。
這個理由是不能讓李海信服的。
作為代理艦長,一條護衛艦實際上的指揮員,所知的真實噸位居然相差七八百噸,這種疏忽絕不可能在部隊里出現。
那么就只有一個解釋在53號艦身上,有一些常海洲不能說出來的秘密,或者歷史。
此時,李海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53號艦這次越搞越大的改裝上。
他問,“你說的364雷達,是hjq364搜索雷達吧,是普遍裝備在主力水面艦艇上的那款雙坐標對海低空搜索兼目標指示雷達,對吧”
“對就是這款雷達。”常海洲說,“主要為近防炮指示,兼顧艦載通用搜索,可以對超音速導彈、飛機以及海面目標進行全方位搜索,并且可以自動錄取處理,將威脅等級研判后的目標軌跡或者綜合情報,實時地傳輸到近程反導武器系統或作戰指揮系統,很先進。”
既然要上這款雷達,將近程反導系統全面改成hj11型11管30毫米艦炮,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至于換裝新型的國產100毫米艦炮,李海反而不覺得很奇怪。
“那套中小型艦艇集成化作戰系統我聽說過,是西北所在搞,空軍戰術數據鏈也是他們搞的。有了這套集成化作戰系統,就可以把咱們艦上的所有火力單元集成起來,大大提升了態勢感知能力,戰斗力是倍增的。”李海說。
常海洲說,“是的,在火力布局上,也可以更加從容了。只是,完成全部改裝工作,恐怕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
“這很好啊,我巴不得呢。”李海笑道。
常海洲暗道,你當然開心了,在海八師那邊開飛機打飛機玩得不亦樂乎,可是兄弟們就難過了,骨干們要全程參與改裝,盡快熟悉新系統新武器,平添了工作量,本來是都能休息的。
“是了,第11護衛艦大隊和第1護衛艦大隊合并成立支隊,這事你怎么看”常海洲問。
李海問,“封飆從哪聽來的消息”
常海洲說,“是他根據這幾天的集中調動分析出來的。依據也簡單,他要參加的培訓是副團升正團的指揮干部班。正團級指揮員,又是艦長,哪來那么多空缺,只有一個解釋,要合并升級。”
護衛艦艦長通常為副團或正團,054a的艦長大多是正團,其余護衛艦大多是副團,封飆是副團級艦長。在正常的晉升路線中,他往上提的話,通常是驅逐艦艦長,或者同級別的其他指揮崗位。但是,他要上的那個班是培訓艦長的,也就是說,封飆的去向只有一個驅逐艦艦長。
但是,這個班出現的時間和往年不同,要安排這么多驅逐艦艦長,就需要有相應數量的驅逐艦。根據人民海軍近十年來人等艦、人艦同步的建設節奏,可以判斷出,這些新艦長結業后不久,會有相應數量的驅逐艦下水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