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部門紛紛向塔臺報告準備情況,塔臺上的指揮組很謹慎,因為不但張雪陽來了,張首長也過來了,一大早天還沒來亮的時候就到了。和張首長一起過來的,還有好幾位穿便裝的領導,當然少不了馬院士和電磁彈射系統的總工程師方覺民院士。
人民海軍第一次彈射起飛即將發生,相關人員安靜地見證歷史。
朱煒在調度員的引導下緩緩把戰機開到了起飛位置,穿不同顏色馬甲的地勤人員開始圍繞戰機忙碌起來。指揮朱煒調整好戰機,主起落架前面的阻擋板升起,隨即把前起落架上的掛鉤掛到了彈射器的鉤子上,后方的擾流板升起。
幾分鐘后,地面指揮向塔臺報告,“彈射起飛前準備就緒,請塔臺下令。”
“塔臺收到。”張雪陽臨時充當了塔臺指揮員,手里捏著送話器,凝神看著不遠處的模擬甲板。
朱煒再一次檢查了戰機的各個系統,向塔臺報告道,“洞幺準備好起飛。”
他沒有絲毫的緊張,這么多年的飛行生涯,早就練就了堅韌的神經。想當年,他是專門開殲-8rf偵察機的,低空穿梭城市、超低空山區飛行等,那是家常便飯。
這一次他無比的小心謹慎,因為塔臺上有一位首長正在看著,他要用一次漂亮的起飛給人民海軍的第一次交一份滿分答卷,也是一份送給那位首長的退役禮物!
“可以彈射起飛。”張雪陽沒有猶豫,干脆利落地下令。
戰機周遭的人員已經全部清空,主起落架前的阻擋板放下,隨著兩名蹲在戰機一側的放飛員再三確認,最后同時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攏,向機頭方向一指。
彈射控制室是全埋式的,甲板上微微凸起幾十公分的便是,那里的窗戶能夠看到起飛位置的所有場景,彈射器控制員目視檢查了掛鉤等位置后,按下了電磁彈射器的啟動按鈕。
581號殲-15b猛地向前竄,像是被一根拉到極限的彈簧拽著,被直直地拖了出去,速度瞬間飛快。
朱煒看到標線后,立即拉起機頭爬升,殲-15b順利升空,整個滑跑距離不到一百米。
塔臺里響起了了掌聲,各位大佬紛紛彼此祝賀,大家的焦點放在了馬院士和方覺民身上。方覺民摘下眼鏡擦拭掉了溢出來的眼淚,頻頻點頭感謝大家。
沒有馬院士的艦用綜合電力系統,就沒有電磁彈射系統的根本基礎。電磁彈射系統在工作時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世界上有多種方案,不過有一點是存在共識的——電力源泉最好的解決方案是采用核動力。
而馬院士能夠做到在使用常規動力的情況下,為艦艇提供不遜色于核動力的充沛電力,技術領先于美國。
張首長緊握著馬院士和方覺民的手,激動得眼眶都濕潤了,“我死都瞑目了,老馬,老方,我謝謝你們!”
短短一句話令人心酸。
空軍的同僚們不了解,難以感受這位海軍首長的心境。
而張雪陽、馬院士、方覺民這些從事航母作戰系統建設工作的負責人們,是真正的感同身受的。
從2008年到現在,整整十四個年頭,張首長自從擔任了艦載機訓練總指揮后,沒有哪一天睡過一個好覺。
再有兩個月,他就要退役了。
今天,隨著朱煒駕駛581號殲-15b艦載戰斗機采取電磁彈射起飛的方式升空,為張首長過去十四年的工作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