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方覺民還有一個更大的壓力。
船廠隔三差五就會過來一封詢問電磁彈射系統進度的電報,三號艦的內部舾裝已經開始了,彈射系統是個大家伙,人家就等著設備到位進行安裝呢!
方覺民著急啊,三號艦那么多配套系統里,電磁彈射系統是拖了進度的。
按照船廠的說法,如果是按照既定的設計方案進行建造,三號艦早都交付海軍使用了,宇宙第一的造船能力不是說著玩的。他們早在十年前就大規模招聘了數千名技術工人,就是專門伺候海軍的訂單。
當初研制三號艦的時候,大家的看法是比較一致的,就是在二號艦的基礎上放大一些,能搭載個四五十架殲-15。鑒于當時蒸汽彈射系統還沒譜,就決定先上滑躍甲板,后期蒸汽彈射系統出來了再改成全通平直甲板。
船廠就按照這個方案開建了,前面對一號艦研究了那么久,又造了一條二號艦,船廠的效率那是超高。
就在船廠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時候,突然傳來消息,電磁彈射系統項目團隊這邊報告說,先別急,我們這邊快搞好了,不用等四號艦,三號艦就可以用。
這個消息直接把海軍干懵逼了,海軍首長還給方覺民打電話開玩笑說,老方你是不是喝假酒了啊?方覺民當時就回答他,老馬的項目技術領先美國佬,我這邊的性能指標也肯定領先美國佬,而且肯定能用在三號艦上。
海軍首長立即就去看項目了,結果還真的搞出來了,都開始彈刷著橘紅色無人車了。方覺民團隊不聲不響的放了個大炮,直接把海軍給樂傻了。
回過神來之后,海軍連忙通知船廠改設計。一番折騰后,滑躍甲板改成了全平直甲板,飛行甲板以下也要改。三號艦等于是中途做了巨大的改變,建造時間自然也就只能延長了。問題是部隊著急用船啊,尤其是2016年之后,海軍著急上火,要求船廠在新設計方案的前提上,盡可能按照原來的時間交付。不然海軍搞不好會給另一個家船廠下個新訂單,先依葫蘆哦畫瓢按照二號艦的款式再造一條,先解決有無問題。
船廠表示臣妾做不到,那好,做不到這就是你們承建的最后一條航母。船廠頓時急得要跳樓了,賺不賺錢無所謂,要是把煙民惹惱了,那不是開玩笑的。
于是,船廠那邊克服各種困難,二十四小時不停歇三班倒,一點一點地把進度追回來。那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看到希望。結果,電磁彈射系統這邊的進度沒有預計那樣樂觀。三號艦已經開始舾裝了,電磁彈射系統還拿不出來。
不過,船廠也沒以前那么著急了,船等設備,著急的是其他人了,也就是方覺民他們了。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方覺民都恨不得自己上手開飛機進行彈射起飛測試了。
這邊的測試完成,飛鯊基地那邊可以投入使用,也就等于是符合了上艦的標準。美國佬的福特號前車之鑒在那里擺著,服役之后還在折騰那套電磁彈射器,以至于部署時間一拖再拖。方覺民自然是不會重蹈美國佬的覆轍。
船廠同時也反過來催促部隊了——我進度趕上來了,你的電磁彈射器呢?
這一下,試驗訓練小組這邊也就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十五天慘無人道的超高強度彈射起飛測試就緊張地開展了起來……(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