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戰云天說,“八成是了。無人機早都成體系了,大的小的,擔負各種任務的。你們忘了,閱兵的時候咱們公開了兩款重量級無人機,一款是攻擊無人機,一款是偵察無人機,都是隱身的。”
李海突然想到了電磁彈射器,組織著語言說,“新型兩攻如果裝備電磁彈射系統,搭載數十架無人機,還真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眾人皆是一愣,眼前浮現出來的畫面就太刺激了。
新型兩攻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定有船塢。已經服役的四萬噸兩攻,搭載直升機的同時,還能搭載氣墊船,具備建制規模的立體登陸作戰能力。
許多人都知道,新型兩攻的噸位肯定會更大,甲板面積更大、船塢艙更大,普遍認為最大排水量會接近一號艦。按照我國對航母的級別劃分,相當于中型航母。
大家認為,海軍肯定會搞垂直起降戰機的,作為新型兩攻的主力作戰裝備。
如果李海的猜測是正確的,那么垂直起降戰機就絕不會是主力兵器了,而是對起降條件更加寬容的無人作戰飛機。這里說的是正兒八經的十來噸級別的隱身無人機,。
四人接著又聊了一陣子,便紛紛洗漱就寢去了。
凌晨四點時,一道緊急命令下來,李海等人迅速洗了把臉跑到作戰室集合。
作戰室里已經是一副臨戰前的樣子,幾名參謀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一張四方形的作戰桌擺在中間,背面的墻壁上是巨大的顯示屏,顯示的大多是衛星實時圖像。在作戰室的西側,還擺了一張很大的沙盤,看成色,是經常使用的。
李戰已經在作戰桌的一端坐著,等人到齊之后,直截了當地說,“給你們三十分鐘的時間熟悉面前的背景資料,三十分鐘后,以軍種為小組制定作戰方案,你們是e軍。”
好些人還沒完全醒過來,聞言,立即雙手用力搓臉,集中注意力熟悉擺在面前的背景資料。
沒有人問為什么這么突然,在這個時候搞這樣的模擬作戰意義是什么。即便讓他們現在立即駕機升空,也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里進入最好的狀態。
李海只看了十多分鐘就不看了。
擺在面前的背景資料至少有十幾萬字,十幾分鐘無論如何是看不完的。然而,其他人和李海差不多,看了十多分鐘就坐在那里進入了思考狀態。
原因無他——這些背景資料實在是太熟悉了。
可以這么說,不管是什么軍種什么兵種,從進入軍校的第一年,他們就開始接觸這些資料了,而且每年都更新,甚至有些階段是每個月都更新。
他們這一代青壯年干部,在軍旅生涯中,可以說就為這么一件事情,所學所做,都是奔這個目的。
這會兒,李戰說話了,他的語氣很輕松,沒有刻意給這些年輕人施加壓力。
他說,“從建國到現在,同樣背景資料下的模擬作戰方案,能塞滿好幾個機庫。現在軍事科技發展迅速,作戰樣式不斷變化,并且還在變化之中。我希望你們能夠給我帶來一些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