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話說回來,要不是因為李戰的厚臉皮,北庫戰術情報交互系統的進展恐怕不會這么快,也就沒有已經普遍使用上的空軍戰術通訊數據鏈系統的早日服役了。
回到飛行簡報室落座后,不少才慢慢意識到,這位李戰李總教員顯而易見不是大家原先所了解的那么簡單——盡管原先了解的也并不簡單了——但是實際上他可以說是深藏不露。不少人認為,上面給李戰一連串的頭銜,海軍的空軍的,甚至在陸軍那邊還是個什么顧問,是考慮到李戰特殊的服役經歷以及他在航空兵部隊基層官兵里的聲望,實際上這樣的看法是片面的——李戰是真有相關能力上級才賦予他多個兼任職務頭銜。
“好,各位同志,我簡單講幾句。”李戰站在前面,看了眼飛行手表,笑著說,“機緣巧合,我又回到了老部隊。再見到各位很開心啊。剛剛轉了一圈,看了基地的建設和部隊的訓練情況,我很滿意。”
李戰說,“美國人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打造了世界第一的艦載航空兵部隊,他們是從戰火中走出來的,有許多我們很難獲得的經驗。我們一些同志說,我們和美國海軍之間至少有三十年的差距。這是妄自菲薄的思想,要不得。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愿意說我們和美軍至少有半個世紀的差距。怎么樣理解就看各位思考問題的角度了。”
“海軍艦載航空兵對我們來說是新兵種,要建成世界一流海軍,首先要建成世界一流的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
他指著臺下的基地領導們說,“你們肩上的責任是重大的。前路肯定不會一帆風順,也許要繼續付出生命作為代價,我希望你們作為基地的火車頭,要帶頭沖鋒,既不能為一點成績沾沾自喜,更不能退縮。”
“我們這一代人一定要把人民海軍建成世界一流海軍,不能把沒做完的事情留下下一代。”
“我的講話完了。”
隨后是張雪陽講話。
都是中青年實權派,講話接地氣,一句一句都是實實在在的。這樣的會議讓李海對領導會議的印象大為改觀。他參加過的有這么多校官參加的會議大多是大會,領導講話大多是較高層面的務虛一類,不說反反復復千篇一律,總的來說都是一個類型。
如此實在鐵錘打釘子一般的會議刷新了他的認知。
而且會議時間特別短,前前后后不到一個小時,在極具戰斗氛圍的飛行簡報室里開感覺上是別具一格的。
會議結束之后,李戰就讓張雪陽帶著其他領導回去。
“住一晚吧,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張雪陽說。
李戰笑著道,“晚上就得開分析會,別說待一晚了,多待一個小時都不行。一會兒我就得回去。”
“那到我辦公室喝口茶。”張雪陽看了看時間,“還有三個多小時呢。”
李戰說,“不了,我有話跟老朱和石頭說,還有那新兵,我得交待他幾句。晚點可能需要你安排一下飛行。”
“你要親自指導他?”張雪陽很驚詫。
李戰微微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