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愣中的三人眼皮直跳,到嘴邊的話生生咽了下去,冷靜下來認真的思考李戰其中的用意。
“李戰說,到哪支部隊掛職,李海有一定的選擇權。”黃曉月說,“但是,他也提了幾個建議選項。”
沉思片刻后,朱煒問,“老李給了什么建議選項?”
黃曉月說,“驅護艦部隊、海鷹團、航母。”
頓了頓,她說,“還有一個是島礁航空兵部隊。”
三人再一次沉思起來。
四個選項截然不同,每個選項之后都蘊含著李戰對李海這個兵的未來規劃。至于李戰整個完整的想法是什么樣的,朱煒等人也是無法全部掌握的。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明顯的了——李戰對李海的成長以及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視。
薛向南就更不理解了,顯而易見他認為當然是繼續留在飛鯊部隊這邊參加集訓來得好,但是提出第二個選擇的是李戰,那他就不得不認真思考這里面的考量了。
“在其他部隊去掛職比進行恢復性訓練更不妥吧?新員正是接受能力最強的階段,這一中斷下來,再撿起來不但困難更多,要耗費的時間也會更多。”薛向南不能理解,皺著眉頭說,“回到海鷹團尚且能考慮,但是這么一來,李海作為生長班學員的優勢必將不復存在。”
他提到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
生長班的優勢是極大縮短了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培養時間,換個角度看,就是延長了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職業生命。通過改裝模式過來的飛鯊飛行員大多三十歲以上了,他們的職業生命大多在十二年左右,但是通過生長模式培養出來的飛鯊飛行員取得著艦資質的時候大多只有二十三四歲,整個黃金階段都在職業生命之中,最多能飛二十年。
這里面的差距是巨大的。
戴明盟首次著艦的時候已經四十歲了。
飛行員的年齡直接關系到部隊的戰斗力,而且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
進行恢復性訓練的話,李海耽誤的可能就一年半載的時間,要是到別的單位掛職,差距肯定會越拉越大。
當然,如果他有異于常人的天賦,是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把成長的時間縮短的,像李戰那樣,在北庫的時候用一年時間做完了正常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事情。
李海有天賦嗎?
也許李戰相信他有,也許沒有。
石磊磊問,“薛團長,你什么意見?”
薛向南無奈苦笑,“我不能有什么意見了。”
還能有什么意見,這個事情已經隱隱超出了他的認知范圍了。
朱煒也是淡淡一笑攤了攤手,難題交到了李海現在的直接上級石磊磊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