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氣是不錯的,做這樣的超低空掠海突防對李海來說沒有什么難度。他可是進行過多次夜間超低空掠海突防的男人。反倒是后艙的黨為民看著近在咫尺的海平面,渾身的神經線都是繃緊的。再看空速表,得很努力才能讓自己保持平穩的呼吸。
此前他都沒有和李海搭過組,并不知道自己這位戰友已經玩到這么高端的咖位了。
穩了穩神,黨為民一邊關注著飛行姿態,一邊觀察著四周,履行著后艙飛行員的職責。
李海心里有些虛,他對蘇-30MK2機載雷達的對海搜索性能是沒有很大信心的。已經服役多年,使用強度這么大,靶標面積這么小,浪高一米多,這種情況下,要在70公里外發現并且鎖定靶標,嚴重依賴飛行員的判斷。
果不其然,在80公里的位置,李海開始爬升進入攻擊航線同時打開機載雷達。此時他是徹底暴露在“敵人”面前了,留給他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分鐘。
“注意東半球。”李海說了一句,和黨為民形成默契。
和黨為民不同的是,李海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觀察四周,如果在搜索的時候被埋伏在高空的“敵機”打了襲擊,那就丟臉丟大了。
黨為民看到李海放慢了空速,心里默默計算著時間,睜大了眼睛盯著雷達顯示屏看。
“一號目標出現!”黨為民立即做了標注。
面積最大的是一號靶標,其次是二號靶標,最小的是三號靶標,從雷達反射面積是可以判斷出來的。
距離70公里,黨為民沒有發現三號靶標,李海也沒有發現,甚至二號靶標也沒有出現。
對于主動尋的的空地導彈來說,無法鎖定目標即無法攻擊。此時,他們的第一次攻擊基本算是失敗了。
很快到了60公里距離,二號靶標出現,三號靶標依然沒有出現,黨為民做了標注,嘆了口氣。
李海呼叫演練指揮部,“南海,妖怪第一次攻擊失敗,請求第二次攻擊,完畢。”
演練指揮部很快回復,“妖怪可以進行第二次攻擊,完畢。”
李海加速轉彎,他決定改變攻擊方向。
“改為由東向西攻擊。”李海說。
黨為民馬上算出航線,“右轉90,100公里后左轉270。”
17號蘇-30MK2龐大的身軀轉了一個大彎朝東飛去。
李海懷疑第一次攻擊失利和逆光環境有關。
第一次是從西南方向進入攻擊航線,太陽就在兩點鐘位置,對飛行員的視力是有影響的,至于是否會對機載雷達的探測性能產生影響,則未知。
第二次攻擊還是失敗的話,李海只能放棄三號靶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