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臺,我準備飛失速尾旋了。”李海完成了所有特技飛行動作,報告道。
薛正榮看了看距離,說,“距離本場太遠,讓他飛回來一些,五十公里吧,高度六千。”
李海計劃在三千米高度開始,薛正榮認為不太保險,直接做出了更改。
“洞三拐,距離五十公里,高度六千,按照這個實施。”趙飛燕回答。
李海沒有堅持,爽快地說,“明白,距離五十公里,高度六千。”
他拉起機頭打開加力加速爬升,空載的037號殲-7EGGHS非常靈活,一鼓作氣以垂直的姿態爬升到6000米高空。這個高度溫度很低了,空氣稀薄,沒有氧氣面罩的情況下,人類存活時間很短。
短時間的溫度變化,加劇了前起落架支撐柱的損傷,熱脹冷縮的情況下,已經出現了表面開裂的情況。
飛機在設計的時候當然考慮到了各種情況,尤其戰斗機通常會在極端環境中進行使用,要求更加嚴苛。但是那是建立在零部件狀態正常的情況之下,有損傷的情況下,超出包線的使用辦法和強度就勢必會加速情況的惡化。
比如李海習慣性地垂直爬升,既是習慣動作也是出于拍攝一些垂直加力爬升鏡頭的目的。
在正常情況下,這是沒有溫度的。
但是現在前起落架支撐柱明顯受不了極短時間內溫度的變化從而發生了嚴重的分裂。
在6000米高空保持平飛狀態,李海認真地檢查飛機各個系統的情況,向塔臺報告,“塔臺,我做好準備了,準備實施失速尾旋。”
薛正榮接手指揮了,他問道,“洞三拐,操作流程都記得吧?”
塔臺里的值班人員對此見怪不怪,這要是在其他部隊,從指揮員到飛行員,全都拉過去回爐。操作流程記不住還敢起飛?
李海說,“沒問題。”
“可以實施。”薛正榮下達了指令。
李海果斷地關閉了發動機。
看到顯示器里呈現出來的數據迅速歸零,薛正榮有點懵,趙飛燕還沒有接觸過這個科目,看不出什么來。
薛正榮正要問,猛地想起來這是037號殲-7EGGHS,把到喉嚨的話咽了下去。
飛失速尾旋并不需要關閉發動機,只要讓速度達到滿足失速標準即可。以前的飛機需要有地面保障車的輔助才能完成發動機開車,如果發生空中停車,要么滑翔迫降,要么棄機跳傘,沒有第三個選擇。
現代飛機有APU(輔助電力系統),可以在發動機停車的情況下提供緊急電力,空中二次開車不再是難題。
037號殲-7EGGHS看著體型較小,但也安裝有APU,而且該機使用的未知型號發動機自身具備二次開車能力。
基于對037號殲-7EGGHS性能的了解,李海放心大膽地關閉了發動機,安靜地等待著失速狀態的出現。
037號殲-7EGGHS采用的依然是雙三角翼,增加了便條和機背油箱,進氣道也改為兩側蚌式進氣道,整個氣動布局是發生了很大改變的,低空低速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李海清清楚楚地看到,空速降到了每小時160公里的時候,機頭才開始往下栽。
進入失速狀態了。
很快進入尾旋。
飛機開始垂直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