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嶺山脈呈現南北走向,確切地說是從東北往西南走,把內蒙古高原和松遼平原分割出來,是這兩大地形的分水嶺,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
蔚藍他們要距離丹鳳場站一百二十公里外的位置轉向進山,然后沿著山脈走向往西南方向飛,低空突防兩百公里后轉向出山,爬升到六千米高空后返航。
比較簡單的飛行路線,從路線來看,也算是比較簡單的訓練,但是在當前的氣象條件下,這個過程充滿了未知數。
李海一直關注著山區上空云團的變化。
沒過多久,蔚藍編隊轉向進山了。
李海詢問,“訓練小組,報告山區氣象情況,能見度如何?”
蔚藍回答,“遍布濃霧,氣流紊亂,能見度八百。”
其實,此時蔚藍已經后悔了,山區的天氣比他預料中的還要惡劣。
他不是蠻干的人,馬上請示,“塔臺,請示從兩百米高度差突防訓練。”
原定是要鉆山的,也就是說飛行高度是在1400米以下的,這個過程要不斷避讓山嶺,貼著山地進行飛行。
然而,在能見度只有八百米的情況下,這么做無疑是找死。
所以,蔚藍果斷請示更改計劃,把飛行高度提升到1600米,既和最高峰1400米的海拔有200米的高度差。
這是一個安全的高度。
李海松了口氣,吳光偉也松了口氣。
正要說話,氣象員突然報告,“航路前方形成積雨云了,可能會有大降雨!”
李海連忙查看了山區的溫度,比平原這邊要高好幾度,強降雨避免不了。
吳光偉經驗很豐富,他迅速看了一眼后,說,“可能是雨夾雪。”
他馬上呼叫蔚藍,“訓練小組注意,前方三十公里可能會出現強度雨夾雪,注意避讓。”
“訓練小組收到!”
蔚藍已經意識到自己托大了,高寒山區的情況和南方山區完全不一樣。那厚厚的濃霧就像是在風擋外面蒙上了一層厚厚的薄紗一樣,只能勉強看到大約八百米外的山嶺的輪廓。
那團積雨云突然發作,強烈的雨夾雪劈頭蓋臉地砸下來,而且范圍在迅速擴大,瞬間覆蓋了來不及避讓的兩架蘇-30MK2。強烈的氣流突然變得紊亂起來,飛機姿態遭受到嚴峻考驗。
“塔臺!情況不對!請求返航!”蔚藍馬上呼叫塔臺。
此時還搞什么訓練,能順利飛回去就不錯了!
吳光偉大聲說道,“訓練小組可以返航!轉向120出山,高度六千以下自由選擇!”
“訓練小組收到。”
蔚藍和于洋馬上轉向,同時持續爬升高度。
李海詫異看到雷達顯示屏上代表著訓練小組兩架戰機的綠色小點在向320度轉向,也就是朝西北方向去了。
吳光偉皺著眉頭呼叫,“訓練小組,航向120,你在320方向。”
蔚藍一愣,檢查了儀表數據,回復道,“塔臺,我是在120航向上,請確認。”
吳光偉扭頭對李海說,“檢查航向。”
李海馬上和雷達操作員檢查設備情況,惡劣天氣下,設備會出現失靈或者大誤差情況。
很快,李海報告,“航向沒問題,應該是飛機航向儀出問題了。”
吳光偉馬上呼叫蔚藍,“訓練小組,我看到你的航向在320,重復,你在往西北方向飛!”
蔚藍頓時一愣,連忙檢查航向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