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童機組出動了。
他們既是備份機,也肩負著隨時起飛支援的任務。
既然需要偵察,那么由林小童機組來執行是最合適的。他們的彈藥配備采取的是側重空戰兼顧對地的配置方案,除了兩枚LS-6精確制導炸彈之外,機翼的其余六個掛架全部掛載了空空導彈,按照四中兩近的搭配來。
除此之外,機腹下掛載了攻擊吊艙,必要的時候可以引導己方的陸基地地導彈進行遠程打擊。
我軍打仗從來不是一錘子買賣的,手里握著強有力預備隊是作戰傳統,關鍵時刻能夠力挽狂瀾。
林小童機組率先一步起飛了,預備隊變先遣隊,把空速拉到了每小時1100公里往地面引導分隊的位置狂奔。
“洞幺,一號空域,目標區域坐標為XXX,XXX,完畢。”
“洞幺明白,目標區域坐標XXX,XXX,完畢。”林小童騰出手來在航圖上標注出了目標區域,蘇-30MK的戰術屏顯只能讓飛行員知道自己在哪里,而不能定位某個點然后進行導航。
電子版地圖和電子地圖之間的區別。
林小童根據塔臺的引導與東北空指中心取得了聯系,在東北空指中心的引導下,沿著最短的航線飛行。
十分鐘后,李海又編輯了一條信息發給了謝中校。
他的信息是問句,如果答案是“是”,謝中校不會回復,如果是“否”,謝中校會打破無線電靜默進行回應。其實,如果出現后一種情況,說明任務會變得很棘手,因為意味著地面引導分隊無法確定哪一個地方是“地鼠”,也就意味著要出動一整隊的戰機參與打擊任務,這樣一來事情就鬧大了。
一分鐘后,謝中校沒有回復,李海松了口氣,馬上呼叫塔臺,“塔臺,打擊分隊申請出動,完畢。”
“幺拐,有把握嗎?完畢。”吳光偉問道。
李海笑著說,“我竭盡全力,完畢。”
“打擊分隊可以出動,按原起飛計劃起飛,完畢。”吳光偉也沒有啰嗦了,干脆利落地下令。
李海抬手指在腦袋上搖了搖,關閉座艙蓋。機務官兵迅速撤掉加油車,撤掉其他保障設備,地面引導員迅速揮舞著紅藍兩色的旗子指揮著李海滑出轉彎。
另一個機位上,蔚藍機組同樣如此。
兩架蘇-30MK2再一次來到了起飛位置,這一次沒有停留,而是直接全油門起飛,以至于雙機編隊起飛變成了次第起飛,因為要避開長機起飛尾部形成的渦流,蔚藍必須要等候數十秒才能起飛,以確保安全。
李海攜帶的彈藥很多,基本是滿掛載了,擔負掩護的蔚藍沒有攜帶任何對地彈藥,是全空優彈藥掛載,因此機身重量輕很多,要靈活很多。
考慮過到這一點,李海沒有特意等待編隊,而是保持巡航速度往目標空域飛,蔚藍也是有默契的,加快速度追上來。
兩機在進山之前完成了編隊。
“洞兩,我準備進山。”李海回頭看了眼,蔚藍的02號蘇-30MK2在右翼靠后的位置。
蔚藍說,“明白,我掩護你。”
蔚藍一拉操縱桿抬起機頭,一口氣爬升到6000米高空,而李海則壓機頭下降高度進入大嶺山脈,沿著山脈走向,在崇山峻嶺之中超低空穿行。
此時,林小童已經抵達一號空域,既“地鼠”有可能存在的反斜面凹地帶。
他沒法直接和地面引導分隊聯系,地面引導分隊向前指匯報,前指再給他下達命令。
根據命令沿著反斜面的凹地帶低空飛越,僅僅幾秒鐘之后,雷達告警器就響了。林小童不得不加快速度,并且提前向南脫離。
他這么一打草驚蛇,目標的所有情況就都在山脊線上的謝中校眼里了。
地面引導分隊迅速鎖定了目標——凹地帶6號點,無線電定位后,謝中校立即打破無線電靜默把目標信息發送給了李海。
此時再保持無線電靜默已經沒有意義了。
謝中校帶著引導分隊轉換了位置,他們現在還不能撤離,等攻擊結束之后,他們立即變成作戰分隊向目標突擊,確認毀傷效果的同時,也要進行殘余清剿工作。
林小童卻向李海通報了一個難題:“幺拐,目標有防空火控雷達,我剛剛遭到了鎖定,你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