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人理守護協議真正需要保密的,只有“泛”字。
隱去了這個字,就可以將這個協會視為一個由本土世界的人類自己組建的機構。
沈逸這也是為了以后讓泛人理守護協會正大光明出現在世人面前做準備。
但是在此刻,還是得先把這個“泛”字省去。
要知道,十五年的所謂發展期,并不是真的沒有敵人的存在了。
最少,沈逸所知道的,不久之后,路易人就會再派一隊先遣部隊來到地球附近,只不過,有了之前全滅結局,這一支先遣部隊就不敢那么囂張了,他們到來的目的,是為了收集有關地球的情報,弄清楚之前失利的原因。
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將地球視為真正的對手。
但最起碼,在付出了幾百人的性命的代價之后,他們也無法再將人類文明視為可以輕易踩死的螻蟻。
而對于那一支先遣部隊,沈逸自有安排。
眼下的任務重點,還是放在發展上。
不出所料,學習機器的出現,在人類文明之中,掀起了一定的浪潮。
社交媒體并沒有完全的關閉,畢竟這是指揮全人類的重要渠道,所以現在,唯一保留的社交媒體上,全世界的人們都在討論學習機器的出現。
但是,面對著這樣一種足以改變人類教育進程的儀器,卻沒有受到多少歡迎。
反而遭到大部分人的抗拒和詆毀。
“我們有選擇自己事業的自由!”
“無論是最高會議,還是任何人,都不能夠剝奪我們學習知識,選擇職業的權利!”
“什么學習機,分明就是把人當成工具!”
“我不想去當什么生物工程師,我喜歡游戲!想要做游戲策劃!”
“......”
如果是一百多年前,那個時候這種儀器或許還能夠得到人們的追捧。
畢竟那個時候的知識,代表著地位。
但是,在這一百多年的發展之中,整個社會的教育體系早已經發生了變化,因為技術的發展,單單是學習基礎的知識,就需要消耗一個人大半的歲月,再加上電子眼,生物芯片等技術的發展,一些基礎的技術活,都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完成。
這就直接導致廣大“普通”的研究人員,失去了生存的樂土。
因此,科學家這一門職業,則徹底脫離了普通人。
成為了“天才”的代表。
在強大的數據覆蓋之下,每一位擁有科學家天賦的兒童,都會在幼年時候就被選拔出來,接受特殊的培養,這就是當下整個人類文明科技的推動力。
所以現在,在所有人看來,學習機的出現并不是要讓他們去做地位崇高的“科學家”,而是要讓他們去當毫無價值的“廉價勞動力”。
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的確是如此。
這一百二十億人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娛樂化產物之下的“廢物”,他們可以享受自己的娛樂人生,或者在娛樂產業之中出人頭地。
但是在戰爭開始,末日降臨的此刻。
他們就失去了價值。
接受學習機的改造,成為抵抗末日的一塊磚,就是他們如今唯一的價值。
所以——
強制執行,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