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限制,其實是一個需要平衡的“模糊點”。
在其余的人看來,它代表著“拯救更多世界”。
畢竟,在面對著幾乎無窮無盡的末日世界的情況下,無論是能夠節省下多少資源,哪怕微不足道,都可能會積攢出多拯救一個末日世界的資源出來。
但是,在沈逸看來。
關鍵的平衡點,卻在于收益的最大化。
即被拯救世界的數量,和被拯救世界之中獲得的積分總量,二者結合的最大化成果。
這無疑是需要一個復雜的摸索階段的。
而為了避免在以后出現問題不好調整,此刻的“教學”模式,沈逸幾乎是將資源限制在了一個比較嚴苛的程度。
之后或許會有所放松。
可是現在,楚義和藺憶然,不得不面對著“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基本上可以排除從根本上解決冰河世紀這一點。”楚義沉默著說出這個結論,“那就只能從存活條件上出發。”
神國內的褚林暗自點頭。
這個世界的災難,和他的世界,何其相似。
都是基于生存環境大變而導致的人理滅絕。
這樣的災難,最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讓人們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之中活下來。
就像是他的世界所做的那樣。
此時,所有人的腦海中,都開始思索著一個又一個的辦法。
居住到地底下,依靠著低熱躲避冰河世紀。
建立能夠抵抗寒風的城市。
建立防護屏障。
想辦法提高人類的抗寒能力。
.......
不單單是神國內的人在思索,藺憶然和楚義更是展開了詳細的討論,對著資源列表,基本上所有的可能性都拿了出來。
對比沈逸當初抽獎的方式,他們現在的條件,無疑好得多。
畢竟所有“資源”,全部都被放在了面前。
要做的,無非就是從其中選擇最低成本,最高成果的方式。
經過了三天時間的準備,他們終于做出了決定。
“建立地下城市!”藺憶然若有所悟的說道,“想要消耗最低的資源,就需要將本地文明的潛力盡可能的發揮出來,動員所有人,在氣溫下降到無法抵抗之前,建立能夠生存的地下城市,我們可以兌換對應的地下生存技術,再輔以對應的神秘側手段攻克難點。”
隨著藺憶然這一番話。
神國內的一些人,也恍然大悟。
沒錯,這才是“節省資源”的前提條件下,作為一個特派員主要的思考方向。
——最大限度的動員本地文明。
“看來,你們都已經想到了。”沈逸緩緩說道,“動員本地文明,不單單是為了節省資源,也是為了挖掘出整個文明的潛力,遭遇世界末日的,終究是他們,他們需要參與,需要從災難之中歷練,這并非是泛人理守護協會的規則,卻是規則和理念延伸的結果。”
“原來如此......”褚林低聲喃喃。
他想到了他的世界當初的那一段歲月。
他們不單單是被拯救者。
更是參與者,是自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