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顧言和里德而言,拯救這個世界的挑戰,終究要回到意志上的決斗。
他們之前所做的一切。
無論是事先的鋪墊,還是展現出“火種號”飛船,還是虛構出人理守護協會的歷史,營造出一個偉大而且讓人信服的英雄機構——這一切,都是為了給予人們更多的勇氣,更多的信念,更多的堅持。
所以,接下來的才是關鍵。
里德和顧言在一起的詳細討論接下來要做的重心,雖然之前已經有了大概的預想,但正如顧言所說的那樣,情況比他們想象的更糟糕。
要知道,勇氣可能會不斷的成長,也同樣可能會不斷的衰退。
如果前來幫助的人開始大量餓死,如果建造生態城市的效率異常底下,如果人們的勇氣只維持了短短的時間。
那他們仍然要失敗。
“還是得從宣傳上著手,先召集足夠的人,然后把難處公示出去。”顧言在最后提出了這樣的建議,“畢竟是有著十八億人,哪怕糧食再少,節省出一千萬人的糧食,應該足夠,更何況,我們也可以拋出讓糧食增產的技術。”
“糧食增產,也是需要時間的。”里德卻沒有這么樂觀。
“可我們也沒有其它的辦法了。”顧言又何嘗不知。
這不同于褚林他們的那個世界。
雖然他們的世界同樣是環境毀滅,地球上無法再種植糧食。
但是,他們有足夠的儲備糧。
更是有眾志成城和團結一致的精神,即便是在缺少糧食的時候,也能夠互相節省,彼此努力,度過難關,而不會陷入混亂。
而這個世界,儲備糧根本沒有,甚至每年的糧食產量都在下跌。
他們唯一能夠努力的方向,也就只有后者。
所以,雖然顧言和里德想要想出更好的辦法,但是到了最后,還是只能選擇唯一的道路。
——進行精神和意志上的動員。
這一天后。
人理守護協會,直接借由各種渠道推送了第一輪的計劃。
是顧言親自宣布。
“我們會選擇一千萬人,分成十批,在三個月內遷徙到協會基地海岸,然后開始建造糧食生產基地,根據我們的計算,最少要一年的時間,糧食基地的產量才能夠勉強的自給自足,而在那之前,我們需要全世界的支援,糧食是第一位的!各位,我們知道食物的寶貴程度,但人類必須要為自己的過錯而贖罪,才能夠有彌補的可能!沒有任何的贖罪會是毫無付出的......”
顧言的宣傳,是以“贖罪”為核心。
在過去,人們以為世界的毀滅,環境的破壞與自己無關,以為自己的力量根本毫無意義,最終導致世界的毀滅,導致了所有人都成為了人類的罪人。
而現在。
想要讓人類能夠度過難關,能夠涅槃重生,每一個人都需要為曾經的過錯贖罪。
如果再是和以前一樣的想法。
那便只能夠接受毀滅。
在這樣的宣傳,開始發布后,一些人立刻積極的響應。
這些人來自世界各地,擁有各種各樣的身份。
或許是農民,或許是研究人員,甚至包括了一些官員。
他們拿出了自己原本就為數不多的食物,忍耐著饑餓,幾乎是將除了生命以外的所有東西,都捐獻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