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還沒完,爆炸性的轉會仍在繼續。
韋德一年2000萬續約留守熱火;
馬賽克打包四將是換泰勞森,搭檔摩登二人組成航天城三巨頭;
加內特和森林狼簽訂兩年1000萬米元合同,時隔數年重返明尼蘇達,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不出意外的話,這也將是他的職業生涯最后一站;
石佛兩年續約馬刺,預計將終老圣城。據悉,他簽下的這份兩年合同,第一年年薪僅為500萬米元,堪稱白菜價;
另外馬刺官網宣布正式續約37歲的老將吉諾比利,據小道消息透露,這可能是一份兩年5,700萬米元的合同。
明眼人都看得出,兩人的讓步是在為馬刺新賽季引援做打算。
司馬維奇和他的弟子們并不打算服老,新賽季依舊想著向總冠軍發起沖擊。
時間一轉來到8月中旬,當nba聯盟正在經歷一年一度的劇變時,大洋彼岸的天朝籃壇也在經歷著一場變革,一場堪稱前所未有的變革。
15號這天,王澤林應邀出席了籃協第九次,全程目睹大姚正式上位,成為了新一屆籃協主席。
國內籃壇從里到外,正式進入了姚明和王澤林兩人的時代。
當然,國內籃壇需要進行達到擴服改革,大姚當選新一屆籃協主席,只是這一改革進程的,以當選新一屆籃協主席為標志,意味天朝籃球改革不新階段。
雖然兩人都清楚新意味著新的難題,但好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無論是大姚還是王澤林,都對未來充滿信心。
8月16號,就在大姚成為主席的第二天,一份由他和王澤林兩人一起籌劃已久的關于優秀籃球職業人才的第一期培養方桉正式提上日程。
名曰雛鷹計劃
總工程師說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這話放在籃球上面也適合,籃球要從娃娃抓起。
其實現在的cba各支球隊都有自己的青訓和培養,但由于所謂的體制缺失,使得國內始終沒有正兒八經的職業化道路。
說的直白一點,人家老米之所以能夠涌現出那么多天才球員,一方面固然是人種之間的體質問題,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他們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nba,就是無數籃球天才的目標
從初中開始到高中大學,人家都有一條很規范的職業化道路。
想要進nba絕大部分人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選秀。而想要被選上就得努力,在大學的時候進入nca一級聯賽的球隊,甚至是一些傳統名校。
而想要進入這些大學,你得在高中就打出名堂,成為全米家喻戶曉的五星天才高中生以及更高級別的天才比方說某位天選之子。
而想要打出名堂,就得在初中時便展露天賦,才能獲得進入這些高中的機會。
而想要在初中甚至更早的階段脫穎而出,就得從小開始接受科學方法努力訓練。
對于米國年輕球員而言,這是一條看得見、摸得著的nba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