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斯!就是直臂投籃。”
隨后湯姆布魯斯開始為王澤林分析起直臂投籃的優缺點。
第一,穩定性高。
直臂投籃僅依靠手腕去做透視的動作,因此能最大程度的保持投籃姿勢的定型,從而有效提升命中率。
這恰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正處于力量瘋狂暴漲期的王澤林。
第二,出手點高。
作為一名身高2米12、日后能有2米16裸身高的大中鋒,練好了直臂投籃,在比賽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對手的協防,基本上在面對單防時,是沒有人能夠防得住他的。
對于王澤林能不能練好直臂投籃技術,湯姆布魯斯還是表示很看好的。
說到這,還是得感謝姚主席,讓天朝球員、尤其是大個子手感出色的特點聞名世界。
有優自然有缺。
這種投籃方式的缺點,就是拋物線低,不怎么適合遠投;其次就是以這種方式投籃,一般起跳高度都不會太高。
當湯姆布魯斯徹底分析完直臂投籃的優缺點后,最后的選擇還得看王澤林自己。
經過一番認真的思考之后,王澤林還是決定學習這門直臂投籃技術。
雖然說后面將會迎來小球時代的三分盛世,但那更多是屬于外線球員的狂歡,身為內線球員的自己,總不可能動不動就拉到外線投三分吧。
畢竟,中鋒的主要責任還是鎮守籃下!
再說了,王澤林并不覺得自己需要有多么高超的三分球,他認為自己只要有著空位三分威脅就行了。
當一名球員有了鯊魚的神力卻不想著去猛攻籃下,而是老想著投三分,那才是真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實打實的智障行為!
“恭喜你King,你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
“我也希望最好如此,那我們什么時候開始練習?”
“很抱歉,我只能幫助你完成最前期的固定手型工作,后面的深入教學恕我無能為力。”看著一臉厚積的王澤林,湯姆布魯斯滿臉無奈的攤了攤雙手。
“啊!”
你這不是耍人嗎?
正當王澤林在心中罵娘時,湯姆布魯斯繼續說道:“其實準確的說,并不是我不能教你,但是我突然發現了一個比我更適合教你的人。”
“誰?”
“就是你們胡建人口中念念叨叨給不停Godofway——劉玉棟!”雖然來到中國已經有些年頭了,但是對于一些深澀、繞口、難理解的詞,湯姆布斯還是得夾雜著英文。
“劉叔?”
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呢?
雖然從一個老外口中聽到了天朝男籃戰神劉玉棟的名字感覺有些莫名的別扭,但被這么一提醒,王澤林很快反應了過來。
在中國籃球歷史上,論起直臂投籃這門技術,戰神劉玉棟說第二,絕對沒人說第一。
在國內比賽,劉玉棟憑借著一首無解直臂中投,縱橫當時還叫甲A聯賽的CBA,而且人家的三分投射能力也很強,生涯場均命中1.5個三分球,三分命中率達到43.5%。
就很離譜!
到了國際賽場,雖然因為我打大前鋒的身高劣勢以及受傷病影響,劉玉棟的國際賽場表現和國內賽場相比落差很大。
但處于健康狀態下的劉玉棟,憑借著一手過硬的直臂中投,還是在國際賽場上擁有著一戰之力。
在94年的世錦賽以及96年的奧運會,戰神劉玉棟便以場均個籃板、個籃板的隊內第三得分手的身份,先后幫助天朝男籃首次殺入世錦賽前8和奧運會前八。
后世天朝籃球迷們都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時間越往前推,畫質越來越差,天朝男籃就越厲害!”
先不說自己老爹和劉玉棟這位戰神之間的隊友關系,恐怕就算是戰神自己,內心中也一直希望有一個人能站出來繼承他的直臂跳投絕技吧。
因此,在熟知自己身邊有著這樣一位大佬之后,王澤林果斷拋棄了湯姆布魯斯,直奔他劉叔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