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那待會兒就換人上去之后,女主打5號位。”
聽到鄧肯的回復,司馬維奇當場換臉,下達完戰術命令后,臉色恢復到之前的云淡風輕。
“馬刺隊被打停了…哦,蒂姆鄧肯在脫保暖服,他要重新登場了嗎?”
暫停過后,馬刺隊的陣容果然出現了變化。
5號位變成了蒂姆鄧肯,斯普里特慶幸自己總算脫離苦海,屁顛屁顛的來到4號位,1、2、3號位還是托尼帕克、丹尼格林、科懷倫納德不變。
GDP三人組還剩下G沒上場,這是司馬維奇慣用的戰術變化了。
GDP組合畢竟年紀大了,除了第一節,其他時間基本都是錯開上場,如此一來不僅體能得到了保障,還能讓球隊的實力也不會因為主力下場而迅速下滑。
由于這樣的安排,馬刺隊的替補時間段得分,十幾年來一直都是聯盟前列,妖刀的新生功不可沒。
同樣不得不贊嘆一句,司馬維奇在對圣安東尼奧馬刺隊的掌控屬實是出神入化,無人能及。
鄧肯上場之后,效果立竿見影。
至少場邊的歡呼聲明顯下降了好幾個聲貝。
馬車隊的進攻,當鄧肯地位要球,然后背身強著王澤林,就連電視機前的球迷們都開始緊張起來。
上來就讓鄧肯打,馬刺隊的意圖非常明顯,他們想要打破開拓者隊的進攻氣焰。
關鍵就在于開拓者隊的內線核心~王澤林。
馬刺對之前的幾個進攻回合,都被王澤林給防守下來,讓了下來,馬刺隊的其他球員內心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一抹本能的畏懼。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并不困難,在進攻端干掉王澤林就行。
一對一對決,作用更加明顯。
便數馬刺一方,誰有這種能力,非鄧肯莫屬。
王澤林想要擠開對手,讓他接不到外線傳球,但鄧肯的靜態身體素質同樣是歷史級別,尤其下盤極穩,且卡位技術扎實,所以他的意圖沒能成功。
拿到球后鄧肯開始動作,背身硬鑿,連續碰撞后迅速轉身,然后出手投籃。
一系列動作下來,怎么說呢?
里里外外透著兩個字,普通!
但就是這么普通的進球方式,王者榮耀認識沒能干擾到,還讓對手成功在自己頭上投進了這顆球。
75:87,比分再度被拉開。
“小子,你真的很強!但還得加油!”
進球后,鄧肯迅速回防,并甩給了王澤林一句NBA常見的“垃圾話”。
望著馬刺隊21號的背影,王澤林的心情沒有沮喪,戰意反而越發高漲。
不愧是大基本功,不愧是鄧肯鄧肯!
放在武俠小說中,應該就是化繁為簡的間接吧。
等著吧,我是不會輕易認輸的!
鄧鏗一回來就低位跳投命中,還在歡呼雀躍的開拓者隊球迷,仿佛被潑了一頭冷水,透心的涼意傳遍全身。
盡管已經37,可鄧肯還是那個鄧肯!
好在,回過頭來利拉德擋拆后三分出手,用一記堪稱救命的三分,幫球隊把分差縮小到了9分。
不容易呀,終于追到了9分。
這是一個新的門檻。
司馬維奇很清楚其中寓意,但這一次他沒有大吼大叫,因為鄧肯在!
帕克推進。
鄧肯在右翼低位要位。
要故伎重施嗎?
“鄧肯已經看出來想要徹底打死開拓者隊,首要解決開拓者的防守核心,也就是王。所以他才會選擇最簡單,而且是最有效的一對1一低位單打。”克里弗德羅賓遜嘆道:“考驗王的時候到了,如果這種時候他叫隊友幫忙,無異于向鄧肯可能輸,那么此前因為兩記蓋帽帶來的內線威懾力也將蕩然無存;如果只是一對一,一心想要進攻的鄧肯,絕對有能力化身成聯盟中一等一的進攻威脅者。”
“王沒有叫人過來包夾,他貼了上去,是不是接受了鄧肯的挑戰。”主場解說演員有些擔心的說道:“這就很難辦了,鄧肯的穩定性和老辣程度,可是聯盟數一數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