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還是站在掘金隊自己身上。
當角色球員手感冰冷,而球星的實力又無法支撐自己站出來得分時,進攻就成了一灘泥潭。
開拓者那邊,王澤林已經拿到了8分6籃板5助攻1蓋帽的數據,主打高位時,王澤林的全能性將展現得淋漓盡致。
場上的一幕幕時刻被記錄在進攻助教大衛范德普爾的小本本上,看完過后,特里斯特是感覺王澤林的真正潛能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
面對某些球的時候,換一個體系打法,或許會起到奇效。
不過,在這之前,他需要來幾場隊內訓練賽,看一看成果究竟如何?
還是那句話,在神龜還沒有爬出下水道之前,三雙在NBA賽場上是一個很罕見、極具含金量的數據。
奧斯卡羅伯特森為什么至今被大多數球迷和媒體一致認為是NBA歷史第二控衛的有力爭奪者,也是因為他在三雙這一領域上面無人企及的成就。
全能,是一種極高的認可和贊美,而在NBA,三雙就成為了全能的代言詞了。
一般來說,三雙數據都是外線球員專屬,大個子想拿三雙,難于上青天!
偏偏王澤林上賽季就有過幾次三雙記錄,本賽季才打了5場,又拿到了一次三雙,今天看這架勢,他又準備拿一次了……
什么時候,連外線球員都在奢求的三雙數據,放在一個中鋒身上卻這么容易得到?
真是怪稀奇的!
特里斯托茨對于進攻調整有著天然的嗅覺。當他在腦海中一遍遍的模擬著把王澤林從低位提到高位,改成以策應為主;又從高位調回低位,切換成低位攻筐模式時……
整個人頓時精神抖擻,他知道,自己很有可能見證一個怪物中鋒的誕生!
前提是王澤林如何在兩個模式中切換自如。
不單單是他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支球隊、一個體系的劇烈變化,需要多方長時間的默契配合才行。
罷了,現在談這些還為時尚早,特里斯托茨壓抑住內心的興奮,將注意力放回賽場上。
……
下半場回來。
當易建聯連續兩個切入,拿到本場的第14分后,掘金隊叫了暫停,決定繼續包夾王澤林的策略。
對面開拓者6號,有點東西啊!
感慨了一句,布萊恩肖看著毫無斗志的眾人,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本來球隊深度就不夠,從主力到替補,都有著自己的弱點,尤其是后衛線上面,無論是泰勞森還是內特羅賓遜,身高問題太嚴重了。
外線缺陷嚴重,內線那幾個也防不住人,拼進攻還被對手針對,并且針對的很成功。
防又防不住,繼續耗下去只能是被對手磨死,那就拼進攻吧。
無奈,布萊恩肖只能安排變陣,把泰勞森和內特羅賓遜同時放在場上,加強進攻火力。
放棄了?
等布萊恩肖完成了掘金隊的變陣,特里斯托茨詫異了一瞬間,接著神情轉為無所謂。
原來是準備搏一搏!
下一個回合,他也立即叫了暫停,在進攻端安排變陣,二號位變成了三分精準,防守扎實的康尼特李。
對面明顯是搏命的陣容,開拓者都領先對面十多分了,更需要穩打穩打,千萬別跟著浪,小心浪著浪著就沒了。
既然對面趕上兩個矮子組合,那就做好成為突破口的準備吧。
開拓者進攻。
利拉德在外線持球,王澤林躲在他的左邊,內特羅賓遜想要繞過掩護,沒有成功。
利拉德往左做了一個試探步后,突然變向往右,內特羅賓遜下一次轉身,結果和王澤林撞到了一起,由于勁太大,撞到后像反彈一樣,差點摔倒在地。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