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太太難得擔心的多余,被差頭帶著一路騎行進鎮。
結果不足百米長的小鎮,因為地處偏遠的緣故,根本就不熱鬧更不繁華,整個鎮上除了一家大車店,一家雜貨鋪,一家醫館,居然連家布莊都無?那就更別提什么當鋪成衣鋪了,真是荒涼啊有木有?
還是差頭領著多余下馬過去詢問了一番才知道,此小鎮要想熱鬧,還得到日子趕集的時候,眼下背集,整個鎮上就只有這三家鋪子營業,而多余想要采買的棉襖?
沒辦法,最后了多余只能跟著大腿,到人家雜貨鋪走了一圈,在這里買到了兩身還算干凈的舊棉襖,以及一罐子食鹽,多余甚至還花了十二個銅板,買了一包果子糖,這是她準備帶回去給祖母老太太甜甜嘴的,最近吃藥太苦了……
多余看著人店家欣喜的接了她遞過去了金瓜子,直接就送到嘴里磕了,確認是真貨后,連忙找了她一大把的銅子兒。
沒辦法這里窮,鄉親們來趕集,平日里都是以物換物為主,連銅子兒都少用,就更不用說銀角子了!
要不然,剛才店家怎么會那么激動的,都無視了金瓜子上的臭味,為了驗明真假,直接上嘴啃呢?
二錢的金瓜子,換得二兩紋銀。
而一大一小兩身舊衣裳,店家礙于大腿身上的公差服,還有腰間別著的大刀片子,倒是沒敢亂要價。
兩身一共花了一百文,而一罐子一斤左右的粗鹽,連罐子一共十七文,再有糖果子一斤十二文,不過是一百多文錢的事情。
只是這找回來的錢兒……
好吧,得虧這雜貨鋪是鎮上唯一一家多功能‘超市’,生意賊好,邊上靠著大車店,店家手里銀子不多,可大錢卻是足足的。
可憐的多余,望著跟前找回來的一大簸籮銅錢,她無奈嘆氣。
在接過找回的銅子之前,她先放下手里購買的東西,忙換上新到手的舊棉襖,把長過手腳很大一截的衣裳卷了兩圈,確保行動方便后,多余這才上前,抓起簸籮邊上,人家店家‘大氣’饒給她的一只粗布口袋,直接抱著簸籮開始往袋子里裝錢兒。
一邊裝,多余一邊還正兒八經的數著數,“一、二、三、四……五百八十八,五百八十九……”
大腿……
看著跟前的小人一個一個銅板的在數找回的錢,差頭腦門都疼,這得耽擱多少時間呀!
而且,隔壁就是大車店,還有剛才付錢的時候,他瞄到小丫頭手里那奇形怪狀草窩窩(人家的迷你草荷包),自己還打著別的主意呢!
于是,差頭撫額,指著簸籮里那十串一摞串的一大串,也就是一千個銅板的整的一貫錢,還有多余手中正在扒拉的那一小串,也就是一吊錢,差頭心累。
“小丫頭別數了,你至于嗎?還一個個的數,我跟你說,那一串錢兒就是一吊,一吊一百文,十吊就是一貫一千文,你只管拿了那一大摞的一貫,然后再數八吊,再除去你剛剛買東西剩下的,數七十一文就好了,沒必要……”
他想說,真沒必要一文一文的數,太耽擱功夫了!
只是話還沒說完,當即就被正數著錢兒的多余打斷:“有必要!五百九十九,六百!”。
數到一個整數頓下,多余小爪子卡住自己剛剛數到數的錢兒,轉頭卻看著差頭格外嚴肅。
“說是一串是一百文,可是你怎么保證,這一串就不會少?不會只有九十九文呢?”
好吧,這讓他好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