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非魚依舊是頭懸梁錘刺股的讀書,讓肖廚娘和崔芽終于知道什么是寒窗苦讀,偏偏如此勤學苦讀的是個姑娘家,饒是肖廚娘當初在溫家當差有幾分見識,這會也是震驚又詫異。
“嬸子,小姐她都不睡覺嗎”書房又亮起了燭火,再看著這黑蒙蒙的還沒有亮的天色,崔芽搓了搓有些凍僵的手繼續淘米。
何姑娘在小姐的吃食上格外細致,這加了紫米和黑米的粥必須用紫砂鍋用柴火小火熬煮出來的,配粥的小菜就有四種。
這還不算肖嬸子正在做的馬蹄糕,一會還要繼續揉面做個蔥餅,還有正在灶臺上熬煮的建蓮紅棗湯。
崔芽以前以為自己當差的汪家大魚大肉的已經是極富了,這會看到自家小姐的早飯就有這么多花樣,而且每一樣都是慢工出細活的精致,崔芽才知道汪家那樣根本不算什么。
“讀書人都這樣,小芽你也不用羨慕,好好干活,跟著小姐會有好出路的。”肖廚娘溫聲開口。
以前在溫家時大小姐也是這般,只是不像小姐這樣一門心思讀書,大小姐不單單是琴棋書畫,還跟著繡娘學針線,也懂幾分藥膳,閑暇時還會去城外跑馬。
每日下午還跟在夫人身邊學著打理中饋,商賈那一套也得懂一點,要會看賬,否則出嫁后那些陪嫁的鋪子、田莊是賺是賠都不知道。
崔芽受教的直點頭,“我知道,我一定把差事做好。”
雷打不動的誦讀半個時辰,爾后再讓何暖當陪練切磋一番,等湛非魚洗漱之后用了早膳已經是辰時末。
何暖把碗筷收拾干凈了,這才低聲道“今日溫家大小姐要去折家探望折婧。”
折婧大鬧了大夫人的院子后被老夫人罰去祠堂跪著反省,當然,大夫人和二夫人包括折家的下人都知道這就是做做樣子而已。
果真晚上就傳來消息說折婧受了涼這會已經起熱了,罰跪的事自然不了了之,折婧回到自己居住的院子養病。
“溫家大小姐是京城的才女之首,能和折婧走得近果真非一般人。”湛非魚這一點上很佩服這些世家千金,不管心底如何厭惡對方,遇到了都是笑容晏晏,親近的好似閨中密友一般,可轉過身就恨不能插對方一刀。
提到溫家湛非魚不由想起了宮中的閔妃,溫如意是閔妃的外甥女,日后二皇子若是成了大事,溫家必定水漲船高,而折家手握兵權,溫如意交好折家再正常不過。
京城的水果真深,湛非魚站起身來,“阿暖,備上一份禮物,禮尚往來我也該去探望一下折婧。”
“是。”何暖雖然不解但恪守本分并不會多問。
本來折婧昨日大鬧一場,大夫人占了理,可如今折婧這一病倒,大夫都過來了,反倒成了大夫人理虧,當嫂子的就不能包容一下小姑子嗎
“趙嬤嬤,把庫房里那支人參送去瓊琚院。”大夫人面色平靜的開口,老夫人這手段她清楚,可身為兒媳卻只能低頭。
“夫人,那人參是給你補身子用的。”趙嬤嬤一直管著大夫人的庫房,雖說不管是折家還是趙家都差藥材,可品質好的人參卻也是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