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王學新原本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后來考慮了一會兒才知道
高射炮的戰斗原理,是炮手判斷敵人戰機的高度、速度,然后用最快的速度調整延遲引線。
就算這延遲引線第一次就能調整到位,這引爆時間也相對滯后更多的是攻擊整個機群的中后部除非炮手很有經驗能預判飛行員的飛行軌跡,或者是發射實心彈的小口徑高射炮,要么就是裝備了王學新所說的“近炸引信”。
否則,高射炮很難命中低空飛行的小機群。
王學新說完這些后,道格少校就徹底放松了下來。
“很好”道格少校說“你想的很周到,王事實上,這個計劃幾乎可以說無可挑剔,你做了所有你能做的剩下的,就只能交給上帝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
王學新這是用人工的方式把戰機的航線甚至發射地點和高度都事先計算好,這樣一來,戰機的難度幾乎可以說是降到了“傻瓜機”的程度他們只需要跟著火堆的標識走,然后在某一時刻保持高度按下發射按鈕就可以。
于是,原本極其危險、極其困難,甚至可以說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轉變成了連剛走出航空學校的飛行員都能完成的任務。
王學新也以為接下來的事情就像道格少校說的那樣,接下來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但沒想到之后還是碰到了些問題。
與其它事項相比,火箭彈的安裝反倒變成小事了因為它幾乎就是把火箭發射架搬到飛機掛架上。
如果說有什么不一樣的,那就是裝在飛機掛架上的火箭發射架是五根導軌。
五根導軌,每根上下各裝一枚火箭彈,于是可以裝十枚。
兩邊機翼各一個火箭發射架,于是每架飛機可以帶二十枚。
實際上只能帶十八枚,原因是掛架與導軌的連接處少了一枚。
不過這并不影響總體戰略,兩百枚減少到一百八十枚,區別也不是很大。
甚至如果時間充裕,這些飛機還可以帶更多的火箭彈。
原因是霍克81機腹上還有一個掛架,這個掛架通常是用來攜帶副油箱的。
但一方面是因為時間不足無法生產更多的火箭發射架,另一方面則是擔心機腹下有一定高度和寬度的火箭發射架會影響起飛,為了安全起見就沒有加裝。
所有的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前后不過五天的時間,一切就準備就緒。
然而就在這時候,讓王學新沒想到的是飛行員那卻出了問題。
不是鷹醬飛行員不愿意飛,他們自從同意這個計劃尤其在聽了詳細計劃知道并沒有多大的危險后,一個個都磨拳擦掌的想要去給鬼子一點厲害看看。
問題是出在那名負傷的飛行員身上。
這天傍晚,王學新正在觀察天色
之所以要觀察天色,是因為作戰計劃跟天色有關,也就是在凌晨天黑時沿著呂梁山飛行,跨越呂梁山時恰好天亮。
這個時間點要把握得很準確。
因此這幾天,王學新每天都在記錄太陽落山的時間、天黑時間,以及到第二天天亮及日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