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穩住”
“保持高度”
道格少校一邊看著儀表盤一邊下令,同時目光不斷掃視周圍觀察敵情。
很幸運,附近沒有敵人,只有左前方有幾個小黑點,那或許是在機場周圍巡邏的敵機,發現他們后就趕來攔截。
道格少校不知道的是,有賀知理帶領的一個中隊12架戰機其實有機會對其進行攔截。
有賀知理之所以放棄這次攔截的機會,是因為當他的機群趕到時,發現霍克81即將進入“誤傷區域”。
所謂的“誤傷區域”,其實就是己方防空火力的打擊范圍。
一左一右兩個高炮聯隊已經裝好炮彈做好射擊準備,高射機槍也全都準備就緒等著敵機出現。
如果在這時,有賀知理下令攔截,有可能會打亂全盤計劃敵我雙方的戰機纏斗在一起使地面防空部隊投鼠忌器無法發揮作用。
這樣一來,攔截不僅不會有戰果,反而還有可能幫助敵機越過防空火炮的火力圈直抵機場。
因此,有賀知理當機立斷,下令不予攔截,而是直接帶著中隊飛往機場。
他打算在敵機突破防空火力圈的那一霎那,對其實施致命一擊。
因此,有賀知理的戰機就在機場周圍盤旋,就等著霍克81出現。
“加快速度”道格少校下令。
之所以要加快速度,是為了盡可能讓火箭彈獲得更高的初速,這樣才能打得更遠。
同時,戰機擁有更高的速度就意味著在戰場上擁有更多的主動性速度快就意味著進可攻退可守,想打想逃都可以,低速就意味著被敵人追上不得不打。
這就是速度為什么是戰機戰斗力一個重要指標的原因,也是許多看起來花里胡哨的機動動作,其實在實戰中沒有任何意義的原因比如眼鏡蛇機動,看起來很酷,但卻是犧牲速度為自己增加一次幾乎不可能命中的射擊機會,接下來就會因為速度沒有對方快而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改為發射編隊”道格少校再次下令。
發射編隊其實就是散開些,戰機以上下兩層齊頭并進朝目標發射火箭彈之所以要這樣的編隊,是因為火箭彈這東西風偏率很大,而戰機又是在空中飛行周圍都是不確定的風向,如果還像往常一樣一前一后的戰斗編隊,道格少校擔心后方發射的火箭彈會直接把前方的友機打下來。
事實證明這個擔心有道理,因為火箭彈尤其是從戰機發射的火箭彈根本就沒有精度可言,其中有一部份發射后其軌跡居然是不規則的曲線。
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道格少校目不轉睛的盯著地面的火光,同時不斷調整飛機使其盡量保持穩定。
然后,在戰機越過火堆的一霎那,道格少校下令“放”
幾乎與此同時,道格少校就按下了發射的按鈕。
道格少校還以為會有一陣很大的動靜,畢竟那些是107口徑的火箭彈,而且還有18枚。
但讓道格少校意外的是,火箭彈的發射似乎并沒有自己想像的那么劇烈,只見機翼兩側冒起一道道火光和青煙,火箭彈就接二連三的帶著一條長長的軌跡朝目標飛去。
道格少校等了幾秒這是由于有些火箭彈發射有延遲。
在確認火箭彈已經打空后,道格少校就下令“轉向,返回機場”
“少校”部下問“不看看結果怎么樣嗎”
“去他媽的吧”道格少校說“不管結果怎么樣,已經不是我們能改變的了任務已經完成,返回機場”